看完东风本田发布会 这些问题依然没答案
要说近段时间有什么事件红得过马云爸爸要上春晚表演《功守道》,笔者估计非东风本田“机油门”莫属——虽然前者一度被确定为谣传事件,但后者的“涨机油”却已是板上钉钉的事。2月12日是东风本田官方约定公布解决方案的日期,当天下午,东风本田在北京终于发布了针对此次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且确定在2月底和3月初分别召回CR-V和思域。不过,在东风本田官方发布的解决方案中,一些问题依然没有明确的答案,此次“机油门”事件仍然蒙上一层疑云……
东风本田官方微博于2018年02月12日18时01分54秒发布了“东风Honda公布“机油液位升高”解决方案”,全文如下:
首先要说的是,东风本田在春节前如期发布了解决方案,确实是诚实守信,这也是一家大企业最基本的原则。然而,我们细看这次解决方案各个要点之后,似乎感觉有点不知所云。
东风本田CR-V 1.5T车型机油液位上升超过机油尺上限值的情况,主要发生在寒冷地区,包括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宁夏、青海、河南等较为寒冷的地区。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四地的投诉率超过40%(投诉量占该地区总销售量);而广东市场的CR-V销量已达到1.7866万台,但广东、广西和海南三地的投诉率则不到10%。综合以上投诉数据,整体机油液位超上限值20mm之内占95%,同时东风本田官方未收到因此问题而造成发动机损坏的报告。
对于机油液位升高问题,官方的解释是:由于发动机温度过低,发动机气缸内壁的燃油附着,通过机油环进入曲轴箱进而混入机油当中;同时由于发动机低温,混入至机油中的燃油无法挥发,导致机油液位上升的情况。
至于少部分的机油乳化情况,官方解释则是:吸入的空气温度较低,由于燃烧室内温度较高,导致新吸入的空气结露,且燃料燃烧时产生的水附着在缸壁上;当活塞处于压缩行程时,水经过油环的空隙回流入曲轴箱;水进入机油中导致乳化发白。
上图中关于官方所表述的“冷空气进入燃烧室后结露”的现象,从物理学角度看其实是说不通的——这就好比在冬天里,戴眼镜的人从温暖的室内走到寒冷的室外时,温度高的眼镜(相当于高温缸壁)遇到冷空气时是不会起雾的;但反过来,当人从寒冷的室外走入温暖的室内时,冰冷的眼镜遇上暖空气之后,会很快被水雾覆盖镜片。
同时,官方表示:机油乳化不会带来机能的影响,通过暖机可以消除乳化现象,机油的润滑性能没有问题。众所周知,被乳化的机油,其特性已经发生了变化,机油内已经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水分对机油的润滑性能是会造成明显的影响的。此番东风本田官方却称乳化机油的润滑性能没有问题,其得出此结论的依据从何而来?官方说明中并没有提及,我们也不得而知。
所幸,在所有投诉案例当中,机油乳化情况比较少,只有个别地区存在单位数的投诉,1.5T发动机机油乳化情况似乎并不严重,可是,官方关于机油乳化情况产生的解析并不合常理,甚至还违背了物理现象:冷空气中水蒸气遇热会结露?水混入机油中还能完全蒸发?乳化机油都变成浑浊白色或奶黄色了,这都没有影响?就算乳化机油还能润滑,机油的密封性、冷却性、清洁性和防锈性等等性能都必定下降,机油乳化是非常容易损害发动机性能的,这已经是通过大量实际案例得出的结论了。
因此,对于官方关于机油乳化影响的解释,我们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也建议不幸遇到机油乳化问题的车主,通过正常的渠道进行投诉,维护自身的权益。
东风本田1.5T发动机机油液位上升是在发动机低温的情况下发生的,而且是越低温越明显(如黑龙江地区投诉率就达到了惊人的77.3%)。据官方说法,未燃烧的燃油附着在汽缸内壁,然后通过活塞环回油孔流入曲轴箱——也就是说,多达三道的活塞环,居然没有起到隔离油液(注意,不是密度更小的油气)的作用。
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活塞环是因为低温的原因缩小了,导致活塞环与缸壁之间出现明显的间隙?若情况属实,这显然是活塞环材质的膨胀收缩比不达标,非常容易受到低温的影响而收缩,从而导致与缸壁之间的间隙变大,让未燃烧的燃油溜进曲轴箱内。因此问题来了:是否也意味着国产1.5T发动机存在材料不达标导致的发动机质量缺陷的问题?要知道,海外市场的本田1.5T发动机并未收到如此大规模的投诉。如果网友有海外案例爆料,可以在评论区里给我们提供线索。
还有一个情况同样可疑:即使燃油窜入曲轴箱机油当中,在低温情况下燃油的蒸发量的确较少,北方地区也的确存在较高的投诉率,但用温度过低来解析全部投诉案例显然解析不通,因为并不是每台出现状况的车都只是短里程行走导致发动机内部温度过低,而且一旦机油达到正常温度,内含的燃油成分便会蒸发掉。
于是问题又来了:从官方发布的数据看,燃油渗入量已经大于燃油在机油中的蒸发量,也就是意味着燃油会一直渗流至曲轴箱的机油当中,这种情况不单发生在冷机冷车的状态下,甚至可以推断在热机的情况下依然发生,只是渗流情况有所减弱而已,活塞环的阻隔作用明显不足,这也进一步说明活塞环可能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
假设活塞环的质量是没有问题的,然而曲轴箱内积聚了大量燃油却无法正常散发出去,也可能是曲轴箱通风阀出现问题,导致油气无法及时分离排出曲轴箱。不过,这次东风本田发布的解决方案中,并没有涉及曲轴箱通风阀的情况说明,具体原因不得而知。
在官方提供的案例中,某个案例的机油液面高度已经超过上限值达到40mm,换算成体积的话,这相当于在机油中再增加了2.56升的液体!这已经是相当夸张且惊人的量了,等于是往机油里面加入一瓶2.5L装的可乐——试想一下,你一下子把2.5L可乐或者水喝完,然后憋着不上厕所,是什么样的感觉?
官方还表示,只要机油液面超上限不超过30mm(相当于5.12L的机油量,额外增加了1.92升混合液体),发动机都不会出现性能不良的状况;当机油液面超过上限21mm后(大约相当于4.48L机油量,额外增加了约1.28升混合液体),仪表盘可能会亮起发动机故障灯。于是,在解决方案中,官方也把超过机油上限值21mm,作为机油尺新增的增量刻线位置,提醒车主留意。
不过,这种提醒对车主而言有何用意?除了吓唬车主遇上麻烦之外,实在想不到还有其他好的作用;这又是否表明,当机油液面超过上限值但不超过21mm时(哪怕达到20.99mm),也不能算是官方认定的“机油量异常增多”?
东风本田官方认为,机油液面超上限不高于30mm是没有问题的。这种说法显然不能服众——要知道,增加1.92升混合液体后,明显会增加发动机的内部阻力,对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也会有显著的影响,动力再也不能“秒天秒地”,油耗再也不能跟混合动力比高低,车主们肯定不爽。虽然官方在试验说明中公布的结果是机油即便超上限40mm(增加2.56升的混合液体),发动机依然没有出现磨损和损伤的情况,但这并不能说明发动机没有出现问题,只能说明发动机很能“逆来顺受”——要是发动机会说话,你觉得发动机会愿意受这样的罪?
我们还留意到,东风本田官方的解决方案中,并没有提及导致机油液面上升的情况与涡轮增压器有关。据此,我们也大胆推测,同属于L15B系列的发动机也极有可能出现机油量异常增多的情况。没错,说的就是目前东风本田哥瑞/竞瑞/XR-V所搭载的那款1.5L自然吸气发动机。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从上图的机油稀释率和机油增加量的关系看,当机油液面超过上限31mm时,燃油混入机油比例已经接近35%,此时如果机油继续润滑温度极高的涡轮轴承,理论上是会非常容易出现自燃情况的。我们恐怕要提防东风本田1.5T发动机的自燃风险,若CR-V和思域车主实在不放心,还是建议车主购买自燃险以防后患。
根据某知名机油厂商的测试数据可知,当机油中混入超过5%的燃油,即可达到换油的标准。直观一点说就是,机油液面不得超过上限值5mm,否则机油将不能继续使用。显然,目前大多数配备东风本田1.5T发动机的车,机油液面都超过上限值5mm,按照某知名机油厂商的标准,已经达到换油的标准。然而,在解决方案中,官方并没有提出给问题车辆更换机油的处理方案,而只是采取升级ECU的做法。
在官方发布的解决方案中显示,官方计划对搭载1.5L涡轮增压发动机的CR-V和思域车型的ECU进行程序升级,目的是通过调整燃油喷射时机、发动机点火时机及转速,加快发动机升温,让机油中混入的燃油尽早挥发以再次燃烧从而有效控制机油液位升高的现象。
请注意上文官方表述中的“控制”字眼,这表明就算升级了ECU程序,也会存在机油液位上升的现象,只是通过加快机油升温度,让燃油的蒸发更快而减缓机油液面上升的速度。显然这并不是一种根治问题的办法,只能治标不治本。广大车主需要的是一种完全能解决机油量异常增加的办法,而不是让问题暂缓发生的办法。
东风本田官方在2月12日的发布会中,虽然提到了燃油稀释和机油乳化的机理,但依然没有解释清楚:为何在PCV(油气分离器)的作用下,油气没有得到有效分离?为何只有东风本田的涡轮增压发动机在低温环境中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我们留意到,东风本田1.5T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在某些工况下并不能有效完成油气分离的工作,一定程度上也许能解释机油异常增多的现象——或许气温低并不是主要诱因,油气分离器结构才是导致机油增多的“帮凶”。
在看东风本田1.5T发动机油气分离器结构之前,我们先简单了解一下设置油气分离器的目的。
发动机工作的时候,在做功冲程(进排气门均处于关闭状态)时,汽缸内燃烧的高温高压气体,会沿着活塞组件与气缸壁之间的间隙窜入曲轴箱中。在窜入曲轴箱的发动机废气中,会含有一些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水蒸气凝结后会使机油乳化,而二氧化硫则会使机油变质。所以,发动机设置有曲轴箱通风装置,使这些废气能够排出,而油气分离器则安装在曲轴箱通风装置的通道中。
因此,设置油气分离器的目的,就是为了把曲轴箱内的机油蒸气分离出来,让它重新流回曲轴箱内继续提供润滑,而剩下的气体如燃油蒸汽、水蒸气等等则进入进气系统“回炉”继续燃烧,不要浪费。
东风本田1.5T发动机采用“迷宫式油气分离器”,其工作原理是:流速较高的油雾进入迷宫式分离器之后会撞击在迷宫挡板上,渐渐汇集成比较重的机油油滴;在重力作用下油滴沉淀到管壁上并在机油回流管中聚集,流回曲轴箱。不过,迷宫式油气分离器也有缺点,那就是效率相对较低,经处理后的油雾不够彻底。
由于设计理念的不同,以本田为代表的不少日系品牌注重日常驾驶,更注重避免积碳(积碳的主要成分包括机油燃烧产物),所以油气分离器的设计,更倾向于保证“回炉”燃油蒸气尽可能纯正,而宁可让水蒸汽混合分离的机油蒸气重新进入曲轴箱。
此外,在通常情况下,曲轴箱内混入的燃油会随着发动机温度升高而挥发,并重新返回燃烧室再次燃烧。但东风本田官方在12日的发布会上也承认,在低温环境下短时间行驶的车辆,发动机未能充分升温,曲轴箱机油内混入的燃油不能完全挥发,可能出现机油液位升高的现象。再加上迷宫式油气分离器结构的缺点(分离效率相对较低),这就可能导致问题产生:曲轴箱内的机油/燃油/水蒸汽混合气体浓度降低,油气分离器所能分离的混合气体十分有限,机油的含水量增加,机油增多、甚至乳化情况也随之出现。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东风本田1.5T发动机会出现机油异常增多的现象。
在已经发现的案例当中,非寒冷地区但长期低速低负荷行驶的1.5T车型(如东风本田思域),也会出现机油量异常增多的情况。
我们猜测,这是因为1.5T发动机在低速低负荷工况下,涡轮并不参与工作,发动机还是自然吸气的状态,进气系统无法为曲轴箱通风系统提供足够的真空度(进气管道相对曲轴箱之间的压力差不够大),曲轴箱里面有限的废气无法被完全吸出,也不够冲击力通过迷宫式油气分离器进行有效分离,久而久之就会在曲轴箱内积聚大量燃油蒸汽及水蒸汽,导致机油异常增多甚至乳化变质。
虽然不少日系品牌发动机有这种“先天性”的原因,但只要机油不失去润滑效果,不会对发动机造成大的伤害,而且还可以通过高温蒸发、缩短机油更换周期来缓解的,对发动机的状况不会造成恶劣的影响。
不过,由于北方地区存在气温低、车辆不明工况多和乙醇汽油(燃油蒸气含水量较多)越来越普及等诸多原因,导致东风本田1.5T发动机油气分离器截留了过多的水蒸气,最后让此次机油异常增多的事件彻底爆发出来。
现在离官方公布的召回日期还有半个月的时间,而且临近过年,不少CR-V和思域的车主肯定会有较多的用车需求。
若出现液位过高的情况,4S店的处理方式是免费更换机油机滤。不过,这种处理方式的前提是,车辆此前一次的保养必须在东风本田4S店进行,且有记录可查,否则,4S店可能会以“之前保养时添加机油的操作方式不正规”为由拒绝处理。
车主如果发现发动机故障灯点亮、机油液面异常增高、机油乳化等情况,必须尽快前往就近东风本田4S店进行处理,以免损坏发动机。
若车主有其他疑问,可咨询东风本田特约销售服务店或致电东风本田客服热线4008806622/8008809899。
自2017年12月起,有多位东北地区的东风本田2017款CR-V车主就“机油异常增多”的情况在网上进行发帖投诉,具体表现为疑似有汽油混入机油当中,发生汽油稀释 (Fuel Dilution)的情况,更甚者还有混动CR-V机油盖口严重乳化等案例,一时间喧嚣声不绝于耳且有愈演愈烈之势,随后更是牵连出全国各地均有CR-V 1.5T车型机油异常增多事件。下面,笔者就给大家捋一捋,按时间轴线回顾一下东风本田“机油门”事件的来龙去脉。
早在12月23日,就有网友在CR-V论坛上发帖爆出,当事人驾驶的2017款手动挡CR-V在提车不到一个月、行驶里程仅1100公里就发现机油异常增多,并且发动机频繁出现二号缸缺火的现象。此贴一出,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毕竟没有谁天天去留意自家刚提的新车机油量,但也算是点燃了这场席卷全国的CR-V车主到4S店拉横幅讨说法运动的导火线,正式打响了东风本田“机油门”事件的第一炮。
当这场“战争”打起来后,紧随而来的就是各大媒体的争相报道,1月17日晚,吉林电视台公共新闻频道《第一报道》栏目“不减反增的机油——东风本田CR-V”报道正式播出。在采访中很多车主表示,机油越开越多,机油量逐渐超过机油尺上限值。对于这种现象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会对发动机造成损伤?4S店售后经理的回复:“厂家初步结论指出,1.5T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有少部分混合的气体进入到曲轴箱,之后混合气体遇冷液化,根据液化的状态不同,发动机的功率不同,机油的增量也不同。”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风本田的“涨机油”事件持续发酵。笔者从“国家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查询到,1月18日前后,来自全国各地的2017款CR-V及思域车主的投诉数量最多,从下图这一行整齐的列表中,我们甚至可以隔着屏幕就能感受到东风本田CR-V 1.5T车主的怒火。
仅仅在爆发东风本田“涨机油”事件的一个月内,平台就收到逾千条投诉,这还仅限于CR-V的1.5T车型,要是把思域算上,投诉量估计要赶上CR-V的年销量了。
随后东风本田迫于舆论和车主维权的双重压力下,做出了两次官方回应,第一次是在北京和沈阳两地召开的“闭门媒体沟通会”。
在媒体沟通会上,东风本田官方品质管理部副部长佐川泰三针对近期“多款本田1.5T车型发动机机油液位增高”事件向媒体给出了回应,他表示:汽油进入发动机机油中导致液位增高属于“正常现象”。吸气冲程下喷入气缸的汽油可以粘附在气缸壁上,并在压缩冲程时通过活塞环流入曲轴箱,导致汽油混入到机油当中。前期,东风本田给出的所谓“消费者安抚方案”,是对机油液位超过油尺上限30mm的车辆更换机油,并表示争取在2018年2月12日前,给出正式的官方解决方案。
乍一看,官方的说法也是勉强能够讲通的,但是对于用户而已,无故增多的机油是客观存在的,对于迷惘的消费者而言,出现这个问题之后到底应该如何应对,才是最紧迫的。
随后,东风本田官方的第二次回应,则发布了发动机“6年或20万公里”包修声明,但文中并没有承认这是发动机的设计缺陷,更没有说明造成“涨机油”的具体原因,只是再次说明会在2月12日公布解决方案,乍一看更像是拖延战术。
官方如此轻描淡写的回应,显然无法令人信服——姑且不说没有公布具体的措施以解决根本问题,至少是缺乏责任感及解决问题的态度。我们都知道,汽油是没有润滑作用的,如果过量稀释机油影响发动机润滑性能,那么长期在此工况下工作的发动机内部势必会增加磨损,造成难以预估的影响。
投诉量暴增,同时也引来了有关部门的注意。近日,国家质检总局已经通过舆情监测对东风本田CR-V“机油增多”问题有所了解,并引起了高度的重视。质检总局称,缺陷产品管理中心于近期收到了大量消费者提交的关于东风本田CR-V 1.5T车型部分车辆机油增多问题的缺陷报告,并监测到了大量媒体关于相关情况的宣传报道。
目前,质检总局执法司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对该问题启动缺陷调查,并开展了部分用户回访和信息核实、初步技术分析和专家技术会商、生产企业技术问询和初步评估,以及组织地方分中心开展部分现场技术勘察等工作。如调查发现产品存在批次性安全隐患,质检总局将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相关规定要求,督促生产企业切实履行产品安全主体责任,依法履行召回义务,有效解决车主抱怨。
从整个事情的发展情况看,东风本田官方的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至少比其他曾经出现类似大规模产品问题的品牌要坦诚不少,也能够积极面对问题和配合调查,应该赞一个。不过,2月12日给出的所谓最终解决方案,却似乎不够真诚,并没有指出产品的真正问题所在,官方解释和已出现的情况存在着种种矛盾和疑点,这些矛盾和疑点又反映着解决方案存在不合理性或无法根治问题的,更像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
让人疑惑的是,这个问题为啥只发生在东风本田1.5T发动机身上,而国外如北美及日本地区的本田1.5T发动机却并不多见?为何别家的1.5T发动机也不会出现这种问题?究竟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是设计、制造还是材料问题?又或者是车辆标定的问题?这些都非常值得我们深思。
最后,我们再次希望东风本田能继续正视已有的问题,拿出更有诚意的方案彻底解决1.5T发动机机油量异常增加的问题,不要辜负了数十万全新CR-V和思域的车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