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变形修复方法 介绍

汽车车身的修复以事故性创伤修复为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收缩整形、褶皱展开、撑拉及垫撬复位等。

汽车车身变形修复方法 介绍

【收缩整形】

车身壳体冲压件局部受到外力碰撞挤压后,金属晶格间畸变错位达到塑性变形的程度,便形成凹凸、翘曲等伸张变形,其中伸张部分厚度变薄,面积增大。为了使变形的部件恢复到原来的形状,需想办法使伸展的部分收缩。收缩整形工艺过程如下:

利用焊炬火焰将伸张中心加热至暗红色,但注意不要将板料熔化或烧穿。加热范围的大小根据伸张程度确定,伸张程度大,加热范围大些,可在直径15~30mm之间;伸展程度小,可使加热范围在直径为10mm左右。

加热后急速敲击红晕区域的四周,并逐渐向加热点的中心收缩,迫使金属组织收缩。

敲击时应用合适的垫铁垫在部件敲击处背部,先用木棒敲击,冷却后再用铁锤轻轻敲击整平。敲击的力量要适度,敲击过重会使已经收缩的部分重新变得松弛。如果只收缩一处不能达到整形的目的,可采用同样的方法多点收缩,并伴随每次加热收缩,都进行敲平校正。
轻度伸张时,加热后可不需敲击,只用棉纱蘸凉水冷却,或者由其自然冷却。

汽车车身变形修复方法 介绍


【开褶】

车身碰撞可能造成冲压板料产生不规则褶皱,修理时,若方便可行,可就车用撑拉法解开褶皱,然后敲平;若不方便或不可行,应将车身解体,在车下修理。
开褶的要领,首先是将死褶由里边设法撬开,缓解成活褶,然后加温,用锤敲击活褶的最凸脊之处,逐渐使其展开,恢复原来的形状。

例如某汽车车身右翼正面撞伤,形成褶皱,可具体采用如下修理方法:
首先拆下大灯圈及灯座,用一段合适的扁铁垫在大灯孔内侧,使扁铁两端卡住灯孔的弯边。把钢丝绳的一端系在扁铁上,另一端系在树桩上,然后倒行拖拉,因而大的死褶得到基本修正。然后卸下翼板,在工作平台上进行修整。用焊炬加热死褶,用撬具撬开,使其缓解,并加热一段,撬开一段。再将翼板凹面向上置于平台上,从翼板一侧敲平活褶,敲击时,必须使平台起到垫铁作用。里侧褶皱基本敲平后,翻转翼板,用垫铁垫在里侧,由外面向里敲击,使褶皱得以完全展开。
最后将翼板装在车上,用手锤和垫铁进行全面修整。修灯孔时,先整圆,后整边。大样修整出以后,对比两侧,将伸张了的部分用加热方法收缩,并进行细致加工使整个造型达到标准

【汽车车身撑拉复位】

在进行撑拉复位时,应先仔细观察车辆损伤情况,并进行必要的检测。
可用对角线测量法检测车身、驾驶室和发动机室等的变形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可以确定哪个部位是主要的变形部位,以及其变形的程度如何;哪个部位是次要的和附属的变形部位。
由于汽车在碰撞时所承受的外力作用位置和方向不同,力在车体内传播情况也就不同,造成的变形也就各不相同。根据变形特点和变形程度可以选定撑拉部位和施加的力的大小。
对于局部单一的小变形,在关键部位施加一个与原来受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可以使变形得到恢复。
但对车体大面积、多处撞伤,采用一点撑拉是不合适的,首先因为拉力过大可能导致板件拉裂,其次虽然变形部分得到暂时校正,但未变形部分受外力作用会产生变形或内部残余应力。车辆在使用中由于内应力松弛而产生新的变形,故撑拉修复应采用专用工具,并多点、多方位、主次分明地施加外力,边测量边复位,确保未变形部分不受力,适时加热敲击,使变形恢复恰到好处。
车门表面局部凹陷,可通过车门窗口下沿的夹缝(玻璃升降空隙),以内门板的窗边棱作支撑,用撬具将凹陷撬起。在垫撬的同时,用锤轻击凹陷四周,以消除内力并尽快恢复原来形状。为保证车门在撬垫处不受损伤,可在支点处和敲击部位垫一块胶皮或木板。

汽车车身变形修复方法 介绍


【驾驶室撞伤修复】

对于局部撞伤,驾驶室损坏但没有影响到骨架变形,一般可采用敲击的方法校正。必要时使用一些专用工具,如鹤嘴锤和特别形状的垫铁等。如果骨架已撞击变形,应将骨架校正和外壳校正结合起来同时进行。若外壳容易拆下,可分开单独校正。
如果驾驶室撞击十分严重,无法直接校正,可局部解体校正。
用手电钻或手动砂轮将原来焊点打开,然后用钢锯或气割将外层卸下。当变形范围较大时,外层可分片取下,分别校正后再统一组装。
在校正整平时应注意各部件之间的配合,而且应注意材料在焊接时的收缩变形,以免给后面的装配带来困难。


【车门与驾驶室的装配与校正】

当车门和驾驶室分别修复后,应进行装配与调试。
装配质量要求:车门装到驾驶室上,应转动自如;车门关闭后没有弹出的感觉;门面边缘与驾驶室的配合间隙应均匀;车门锁止灵活,锁舌啮合深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调整方法:先调整上、下门铁链距离至合适,车门转动灵活,然后进行如下调整和校正。
首先观察车门前后两条立缝的上、下间隙是否均匀。如果车门顶缝前小后大,底缝前大后小,说明由于门铰链或固定板处板料弯曲造成车门下沉,可对此进行校正。
车门底缝应与门框下横梁之间有5~6mm的间隙,以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变形和磨损引起车门下沉而磨损门框下横梁。与此同时,车门和驾驶室门框的外平面应进行调整。前面通过铰链内外移动,后面通过锁扣内外移动实现车门和驾驶室外平面齐平。车门位置确定以后,调整止冲器,使止冲器芯头和止冲器高低对位准确,啮合良好,启闭灵活。如发现启闭不灵活,可在止冲器滑块内加点机油润滑。如果啮合宽度不够6mm,可在止冲器芯子下面加一垫板,垫板厚度应保证啮合良好,又不因垫块过高而碰撞驾驶室边框。

汽车车身变形修复方法 介绍


如果车门与驾驶室门框的前后两条立缝上、下缝隙一致,而顶缝和底缝的缝隙前后相差较大,一般是驾驶室变形所致。此时观察止冲器在芯子里的位置,当门上芯子偏低,低于止冲器,说明驾驶室前角下沉,须用专用撑拉工具修复。若底缝隙前端小而后端大,说明门框后角下沉,其校正方法与上述相反。
在装配过程中,随机出现的问题较多,应找出具体原因进而确定切实可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