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充电不烧油排放的是水,如何看待丰田Mirai的氢燃料技术?
很详细
氢燃料电池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燃料和空气分别送进被燃料电池,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最终产生电能。更像是一个蓄电池,但实质上它并没有储存电能的能力,只能够产生电能,因此叫燃料电池。氢燃料汽车的原理其实与我们常见的CNG(天然气)汽车原理大同小异,其采用了氢内燃机,就是将液态氢代替燃油喷入汽缸,发动机的运转还是与普通的燃油发动机基本一致,因此在行驶特性上也与普通汽车差别不大,但是在排放上可以几乎实现无污染物排放。在日本上市Mirai,作为丰田第一款量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可圈可点。相比传统汽油/柴油车以及以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其他新能源车型,燃料电池汽车完全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同时不会让消费者感受到任何的里程焦虑。氢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气体,因此以氢气为动力的车型其安全性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氢气的密度非常小,因此在储藏的时候需要使用高压气罐,为了保证超过700个大气压的压力罐的安全,储氢罐采用铝合金外壳,并在外围包裹一层碳纤维强化塑料的保护壳,以保证罐体的刚性和防碰撞能力。从车身的保护材料上来说是严格要求的,目前专业加氢站数量非常稀少是,因此想要顺利的加到“燃油”并不容易,这也是制约氢能源汽车发展的最大瓶颈。
目前还不具备商业落地的技术,一是氢的提炼目前主要是电解水(那我为什么不直接充电呢?),二是氢不易储存
很多铁杆车迷可能都会觉得,没有比燃烧化石能源、排放二氧化碳更能让他们感到愉悦的动力产生方式,情况有点像一个世纪以前奔袭于马背上的人会看不起卡尔·本茨的那辆内燃机三轮车一样。然而如今的事实却是,骑马变成了文体活动,反而满大街跑的正是百年前骑马贵族所鄙视的汽车。回答这个问题也是一样,不管你是否喜欢,你都无法否认丰田Mirai一如其名字一样,是为未来而来的一款划时代新能源车,代表着未来交通工具能源发展的方向。Mirai采用的氢燃料电池(Hydrogen Fuel Cell)是一套将氢气和氧气蕴含的化学能经过电化学反应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最基本的工作原理早就被写入了高中化学课本,并“困扰”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然而到实际运用到量产车上,难度是高考化学的千万倍。撇除氢的制造储存等等汽车之外的问题,电堆的寿命和性能阳极材料、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的材料,系统的耐久和可靠都是难点。也是因为难,Mirai的量产才如此令人佩服。Mirai相对于其他新能源车,最大的优势可能在能力补充上面。它有两个碳纤维制的氢气瓶,最大容积122.4L,70MPa的存储压力下可以存储5kg氢气。Mirai的驱动功率大部分直接来自于燃料电池电堆(即是功率跟随),动力系统配备的锂电池用于制动回馈并提供必要的功率辅助。充一次氢能源仅需3-5分钟,即可恢复483km续航里程,除了实在很难找到加氢站之外,体验还真和汽油车没两样了。而在环保方面,只要给燃料电池不断地供给氢气和氧气,就能源源不断地获得电能,而其产生的理论上是完全无污染的水,甚至比用电网充电的纯电动车都更环保一些,毕竟中国电力生产主要还是靠烧煤,污染只是换了个地方排放而已。但如果驾驶丰田Mirai的话, “只有蓝天、没有雾霾”的未来环保社会景象,还貌似真就能实现了。既然氢燃料电池新能源车这么好,为什么它并没有变成主流呢?甚至大家都觉得丰田能把Mirai量产也十分了不起了,为何会这样?总结起来大概就是:技术可以来自未来,但我们是生活在当下。阻碍氢燃料电池车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是“钱”。丰田曾表示,以目前的技术水平要大幅度降低氢燃料电池车的成本,已经接近极限了。所以,Mirai的推广量产化,也是技术到了一个瓶颈,短期很难有大突破,高昂的质子膜,铂金催化剂,缠军用碳素的贮氢罐,这些都不便宜。作为参考,Mirai在日本售价为723.6万日元(约合人民币41.7万元),除去各种税费减免,用户也需支付498.3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8.7万元)才能把Mirai开回家,这个价格能在日本买到皇冠2.0T了;美国售价为57500美元(约合人民币36.7万元),这个价格能在美国买雷克萨斯RX450h了。如果汉兰达和Mirai在国内同价给消费者选,实在很难想象能有什么因素能阻止中国消费者放弃汉兰达转而拥抱Mirai。丰田官方发言人透露,要是氢燃料电池车真能在2020年按计划实现大规模量产,成本倒是有望降到20万元这个普通家庭能够勉强能够到的价位。但我觉得大家也别抱太大希望,毕竟刚才也提到了,加氢站的建设是个难题,甚至比充电站更难,离不开各个国家的基础设施的支持和投资;另外大批量制氢的技术还不理想,成本更是不低。可能是丰田也对此不抱太大希望吧,所以眼见盈利谈不上了,就花钱做了次慈善式的宣传——它们已经宣布将会在全球范围内开放5680项有关氢燃料电池技术的专利,其中包括丰田Mirai的1970项技术。从Mirai的量产可以看到,丰田在氢燃料电池车的技术上已经趋向成熟,但即便强如丰田开放氢燃料电池技术专利,也仍然没能形成统一的标准。开放专利的目的是希望企业界接受丰田的技术标准,形成事实上的统一标准,以降低技术风险,这是推动氢燃料电池车普及的重要一环,然而,这是一条复杂的产业链,即便是强如丰田也无法独自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