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对汽车维修新技术的挑战

国内目前汽车维修行业老的模式大部分已不存在了,而新的模式尚未完全形成。那么维修企业如何面对汽车维修新技术的挑战呢?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要掌握现代轿车高科技技术的发展进程
为了改善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汽车上逐步增加了不少装置,使得汽车结构日趋复杂化。发动机首先采用了高能电子点火系统,因为高能点火可使发动机采用较稀薄的混合气。为实现发动机“空燃比”随汽车运动速度和阻力的变化,用来适时控制汽油和空气量比例的汽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EFI)诞生,以取代化油器式燃油、空气混合系统。从此,轿车发动机的结构和控制系统迈入了向高科技技术发展的轨道。80年代起,微机控制系统在汽车车身和底盘各机构中也逐步得到了应用,提高了汽车的操纵性、通过性、安全性和舒适性。如车身高度自动调节系统(LRC)、制动防抱死系统(ABS)、安全气囊防碰撞系统(SRS)、渐进式动力转向机构(PPG)、自动变速控制系统(ECT)、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车载无线电话系统等。
所以维修人员只有掌握现代轿车高科技技术的发展进程,才能胸有成竹地面对汽车维修新技术的挑战。
2 要改变传统的维修方式
由于轿车从结构到控制技术已经高科技化,再采用“手艺修车”的方式已行不通。所谓“手艺修车”指的是以经验来指导修车。“经验”通常指感觉经验,即感性认识,是通过大拆大卸的解体方法寻找故障得来的,只适用于维修传统的汽车。这种方法,一方面不科学、不经济;另一方面,由于工人文化素质较低,也不容易将这些经反复拆检实践得来的“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就始终脱离不了要大拆大卸。面对高科技含量的轿车,必须采取不解体的方法,用检测仪进行诊断,正确地寻找出故障及产生故障的原因,制订出排除故障方案。同时,应借助于轿车生产厂家提供的该车维修手册,按规定的操作工艺规程进行维修操作。这就是规程化、规范化的“工艺规范化修车”方法。
3 要有技术人员直接参与现代轿车维修
轿车的高科技含量和实施维修工艺规程化,以及维修、检测诊断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决定了现代轿车维修企业直接参与修车的人员,必须以技术型为主。
首先,轿车维修企业的领导层应该懂得一些现代轿车维修知识,从根本上认识到采用工艺规范化修车的重要性。这是实现科学化、规范化修车,建立现代轿车维修企业的关键。
其次是参与修车的人员,一部分应是工程师和技师,另一部分是工人。工程师和技师就是修车组的班组长,工人在工程师和技师的指导下,根据工艺规程进行修车操作。工程师必须是汽车专业本科毕业的优秀生。因为,轿车的高科技含量要求参与修车或指导修车的工程师,在理论上应具备:对现代轿车的结构、原理比较熟悉;掌握计算机应用(包括硬件和软件)知识,操作熟练;对传感技术、液压控制和自动控制技术比较熟悉;英语阅读能力较强,能直接阅读英文轿车维修手册。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应能熟练掌握和使用智能化的仪器设备来检测诊断和维修现代轿车出现的故障。
现代科学的发展,对工程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单要求他们在理论上掌握新技术,还要能动手做,即成为所谓“复合型”人才,技师就属于这类人材。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的这段时间里,电控轿车进口量较大,因而维修实践的机会比较多,各种车型都修过的工人,通过实践积累了较多的知识,对各种进口轿车的先进结构都见过,这样的工人,经过一些理论考核就可以取得汽车维修技师的资格。
“机电一体化”是当今世界技术领域里的一门新学科。美国人最早将电子技术、计算机智能技术与机械动作结合,且首先应用在汽车工业上。从迎接“机电一体化”挑战的需要出发,我们也应创造一种实用的关系,即工程师与技师在专业知识和技术技巧上的结合,共同实现机电一体化,来解决现代轿车的维修问题。用这种既科学又实事求是的做法,暂时解决中国维修现代轿车的人才问题,在近3�5年内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方法。企业可以将工程师和技师组成企业的技术部,企业在汽车维修中的技术难题和问题,都由技术部负责解决。从车辆进厂诊断、确定维修范围、编制维修工艺、参与和指导修车直到竣工验收、签发合格证的全过程,技术部的人员应自始至终都参与活动。
4 必须配备现代轿车的维修设备
由于现代轿车从结构上实现了机电一体化,因而修现代轿车的设备与过去修传统汽车的设备不一样了。修现代轿车所用设备分为修理设备、诊断设备、检测设备三大类。这些设备从原理、构造到功能都具有高科技含量,实现了智能和机电一体化,是保证轿车维修工艺规程实施的重要手段。
4.1修理设备
现代轿车的修理设备,已不仅是传统的车床、钳床、铣床、刨床和搪磨机了,由于轿车结构的复杂化和性能要求特点,必须配备高性能的检修设备。
如,对轿车发生碰撞事故后,车身变形的检修与校正,过去都采用凭眼睛看的人工方法(包括敲打、拉、氧焊加热等),那只适用于传统汽车。如今的轿车车身与行驶、操纵、制动等系统都有直接的关系,用传统的经验方法整修不容易保证整形质量,以致上述系统部件不能正常工作。最常见的表现是:方向自动跑偏,跑不起高速,或者一接近高速行驶就产生振动等,进行转向机构调整也解决不了问题。近两年,国外出现微机控制的轿车车身整形设备,它通过车身上的14个对称点,用激光发生器扫描并确定事故碰撞后车身的变形量,再通过配套的施力装置,进行拉伸或压缩校正。这种设备是比较先进的,用这种仪器校正轿车车身能保证质量。现代轿车维修企业必须配有这样的设备。
4.2诊断设备
视情修理的原则是建立在不解体诊断基础上的,而诊断设备的功能,不单要求能调出故障代码,而且还要求解释故障和提供故障的分析资料,再配合维修手册上的故障分析逻辑框图,对故障得出正确的分析意见,才能确定轿车的维修范围,制订出维修工艺。所以,先进的汽车不解体诊断设备是轿车维修单位所必备的,是区别现代轿车维修企业与普通汽修厂的标志,也是区别新国标提出的一类与二类汽车维修企业的标志。
4.3检测设备
检测设备主要用于对维修质量的检测,是在汽车维修竣工之后,对其动力性、制动、侧滑等参数进行检测,验证该车的综合技术性能是否达到维修质量标准,从而向客户提供一个质量依据。具备了对以上参数检测的主要设备,不仅可以保证维修质量,同时也为贯彻“视情修理”提供了保证,确保从根本上提高汽车维修服务水平。
5 必须备有有关维修软件资料
现代轿车的维修软件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各书店出售的中文汽车维修书籍。这类书讲原理多,讲结构多,讲维修则很少,主要是作者并非从事修车技术研究和实践的人员,所以在写到具体的维修内容时,也就写不出来了,但是书名还是叫什么维修。这类书有的是翻译的、有的是编译的,翻译、编译的内容准确性都很差,用它作为修车的依据是不合适的,甚至会造成判断错误。这类书只能作学习知识和长见识之用,对指导修车用处不大。
第二类是美国米切尔公司(MITCHELL)和美国奥帝达(ALLDATA)公司出品的维修资料,号称包括世界各国生产的2500种车型的维修资料。其中米切尔资料1993年就由中国车检中心引进了,而奥帝达资料1997年才进入中国市场。这两种资料有成套的图书形式,也有光盘的形式,都是英文版本。这些资料在国外使用得很好,因为它是为在国外使用环境下的汽车编写的,而中国的条件则完全不同:上等级的公路比较少,驾驶员接车后一般不认真看使用说明书(主要由于文化素质低,英文又看不懂),所以对仪表盘上的英文也不认识,只得按驾驶传统汽车的经验来操纵进口轿车;国内公路条件不如国外,行驶中产生的严重振动,导致电子元器件产生故障;燃烧的汽油质量也不符合无铅标准,很快就堵塞了三效催化转化器;发动机的工况也不够稳定。在这些条件下开车出现的故障,在国外是见不到的,因而从米切尔和奥帝达的维修资料中,无法找到这些故障。因此,虽然这些资料在国外很好用,而在中国却不能发挥多少作用。

第三类资料就是生产厂家提供的“维修手册”,或者叫“维修指南”。国外生产的任何一种较复杂的机器设备都配有一份维修手册,当机器使用中出现故障后,可以指导维修,轿车也不例外。维修手册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全车的标准解释;全车各部分结构;全车各部分的故障诊断接口与诊断仪器的接口怎样连接;如何检测故障信号,以及信号的解释;全车各部件修理的拆装工艺及其具体规程、技术数据;全车各电控部分的电路分图和总图;全车各部件故障逻辑分析和寻找故障的线路走向;专用的工具和仪器;各螺栓的拧紧力矩和拆装受力要求。由此可见,维修手册才是修车的可靠依据,只要拥有这些手册,才能真正指导修车。“全球汽车互联网”的维修资料数据库汇集了几百种车型的维修资料,它为维修企业提供了极大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