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定蓄电池的技术状态

当发动机启动时,在短时间( 5~18 s) 内,蓄电池向起动机连续供给强大的电流( 约200 ~600 A) ,同时保障点火电路用电; 当发动机低速运转、发电机电压较低或不发电时,由蓄电池向全车用电设备供电。蓄电池相当于一个大电容器,能起到稳定电路电压的作用,并可随时将发电机产生的过电压吸收掉,保护电子元件不被损坏。蓄电池的技术状态好坏如何进行判断呢?
 
1. 利用电解液密度判断蓄电池放电程度
电解液密度在充电过程中逐渐变高,而在放电过程中逐渐降低,电解液密度是与蓄电池的放电程度成正比例变化的,蓄电池放电程度越大,电解液相对密度就降得越多。因此,通过测量电解液密度就可以判断蓄电池的充放电程度。
 
一般情况下,蓄电池从充足到放电结束,其电解液密度大约下降
0. 16 g/cm3左右,所以当电解液密度每下降0. 01 g/cm3,相当于放电6%,利用这个数值,就可以作出大概的估算。应该指出的是,这里所测的电解液密度是以20 ℃的温度为标准,平时测量的相对密度,必须进行温度校正,电解液的温度每高于标准温度1 ℃,应加上0. 000 7 的误差,每低于标准温度1 ℃,应减去0. 000 7 的误差。
 
用吸式密度计测定电解液密度,如图所示。具体方法是: 先将密度计的吸嘴插入单格电池内,用手捏一下橡皮球,然后缓慢松开,电解液就会被吸到吸液玻璃管中。吸入的电解液量应以能将密度计浮子浮起而不会顶住为宜。读数时,应使浮子浮于玻璃管*,避免二者相接触,并使密度计中电解液液面与密度计刻线及视线对齐,液面所在浮子的刻度,即为电解液的密度值。
2. 测量大负荷下端电压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
 
电解液密度只能说明蓄电池的充放电程度,而不能说明蓄电池有无故障和向起动机供电的能力。例如,同样的电解液密度所反映的充电程度,可能是正常的使用结果,也可能是由于自行放电或其它故障所造成的。通常,蓄电池技术状态良好的基本特征是容量大、内阻小。当蓄电池的技术状态变坏时,在其放电中,特别是大电流放电中,由于压降的明显增大,端电压在一定的时间内就会出现不正常的下降且不稳定。所以,通常采用蓄电池在以大电流( 100 ~150 A) 放电情况下,测量其端电压的方法,来判定蓄电池的技术状况。常用的方法有如下几种:
 
( 1) 一般技术状态良好的蓄电池,用高率放电计检查时,单格电压在1. 5 V 以上,且能保持5 s 稳定,图电解液密度的检查各单格电压不应相差0. 1 V; 电压稍低于
1. 5 V,但5 s内尚能稳定者,属于放电过多,应及时进行充电;若5 s 内电压迅速下降,则表示有故障; 若单格无电压指示,则说明其内部有严重短路、断路或严重硫化故障。
 怎样判定蓄电池的技术状态
用高率放电计不应测量正在充电和刚充完电的蓄电池,应在停止充电一会后再进行测量,以防测量时触针接触不良产生火花,点燃蓄电池内散出的氢气、氧气,发生爆燃而损坏蓄电池和造成人身伤亡。
 
( 2) 在汽车上通过起动机放电来判断蓄电池的放电程度。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温度下,将一只电压表接在蓄电池的正、负极之间,拔出分电器盖上的*高压线并搭铁,启动发动机连续运转15 s,及时观察电压表的读数。在起动机和线路连接良好的情况下,对于12 V 电压的蓄电池,若电压表读数大于等于
9. 6 V,说明蓄电池技术状态良好; 若电压低于9. 6 V,说明技术状态不好。
 
( 3) 通过灯光来判断蓄电池的技术状态。在夜间接通前照灯的情况下,接通起动机,通过灯光的减暗程度来判断蓄电池的技术状态。若起动机转得很快,灯光虽然稍许变暗,但仍有足够的亮度,则说明蓄电池能够保持一定的电压,技术状态良好且充电较足; 若起动机旋转无力,灯光又非常暗淡,则说明蓄电池放电过多,必须立即充电; 若接通起动机,灯光变红,并迅速熄灭,则说明蓄电池放电已经超过了允许限度或者已严重硫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