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新能源车一撞就碎,但为什么碰撞测试得分高?

日系车一撞就碎,这是一个片面之词,因为在高速公路上,任何一款轿车,被碰撞之后,都会像纸片一样支离破碎,根本不分什么日系车和其他系车。另外,碰撞试验的高分,也不是光依靠碰撞一个结果来计算分数的。高速公路上,任何车都是纸片之所以人们愿意把日系车被撞的惨样拿出来炫耀,也确实是因为日系车在过去的制造理念中,更看重“吸能”设计。而这种设计理念只适合在日本本土,因为日本本土对安全的理解并非是车辆的硬度,而是整体交通的安全。比如所有的日本大货车车尾离地高度都比轿车还唉,所以就不会出现汽车钻进大货车车尾的事件。另外,新闻是有聚焦效应的,当先入为主的认为日本车是纸片,人们就更愿意聚集跟日系车有关的车祸消息,人们大量的接收到关于日系车车祸的惨状照片,也就留下了日系车一撞就碎的印象。实际上任何一款车,哪怕是悍马,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碰撞,它的外观也会受到严重影响。碰撞试验并非只看钢板厚度世界上任何一种“安全测试”,都不是只计算“碰撞得分”的。日系车往往得到的高分,都来自主动安全、行人安全等方面。以E-NCAP为例,评分标准分为以下几类:成人成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保护,安全辅助技术,而且每一项都有3-6个不等的细项,总共19项积分,而日系车“溃缩式吸能”车身,最多也只是在成人乘员保护中的6项丢分,在总分中,占不到三分之一的分数,所以日系车总体安全评分还是很高的。

人可以受伤,车漆不能掉!�

为什么日系车在事故中的劣势这么明显,在安全碰撞的测试中,得分却异常的高,这是让很多人纳闷的地方。实际上安全碰撞的测试可不仅仅是我们一般人认为的以车辆的损伤程度来判断车辆安全性的高低,更不是“钢板越厚越安全”,关于汽车安全的定义,不仅仅是指的保护车内人的安全,也要考虑到车外人的安全,能够对双方都造成的伤害比较小,安全性才算高,这也是一种人性化的体现。比如之前的日系车在事故中发生了碰撞,保险杠碰的严重的时候会看到泡沫,很多人认为这是在偷工减料,从而认定这款车的安全性不好。实际上,是这款车在设计的时候考虑到了车外人的安全,毕竟车主自己的车撞到了车外人,自己承担的责任也是要加重的,这种车设计的初衷就是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保护别人,当然对别人的保护反过来也是利于自己的。还有一点是关于日系车的吸能问题,什么是吸能呢?就是在事故发生的时候,车身的损毁是对撞击能量的吸收,传导出去从而保护车内人的安全。很多人总是拿吸能来调侃日系车,但是吸能却是真正发挥安全性作用的存在。这个概念最先是由奔驰提出的,日系来扩大的,也被世界的安全碰撞测试所接受。

日系车的安全性是世界一流的,可以看下事故生存率统计,日系车生存率数一数二的,那为什么日系车显得那么“脆”?是因为日系车发动机舱和尾部多采用吸能结构,溃缩式吸能,高中物理中我们学到,动量守恒,mv=Ft,如果延长了碰撞时间,我们可以减小碰撞产生的冲击力,极端情况下,如果碰撞持续时间为0,那么车内的人将会承受巨大无比的冲击力,这个和汽车的减震系统原理一样,如果减震弹簧很硬,开起来过颠婆路面也会颠簸的难受,如果减震弹簧很软,过坑就很舒服。另外,日系车不是全车吸能结构,驾驶舱用的是高强度钢梁结构,只有发动机舱和尾箱是吸能结构,在保证碰撞时能吸收碰撞的能量,提高碰撞持续时间,降低冲击力,保护行人,同时驾驶舱也不容易变形,给内部驾驶员保证生存空间,这才是安全的车辆。

尽管是日系新能源车外壳一撞就碎,但因为对于车子内部的保护很好,也就是说车子的框架是非常过硬的,所以碰撞测试得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