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主品牌倾向于研发纯电动汽车,合资品牌却发力混动动力?
数据显示,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新能源汽车销量最大的一个市场。但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路上跑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车基本都是自主品牌,而我们认为技术实力更强的合资品牌或者进口品牌,大部分都是混动或者PHEV车型。是自主品牌真的实现弯道超车了,还是这其中内有隐情呢?我最近参加大众在北京举办的新能源沟通会,下面是我的看法。合资品牌发展新能源其实都是被逼的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原因无非有三:一是因为化石燃料始终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使用完的那一天(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此持怀疑态度),所以我们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资源,比如电能;第二就是保护环境,现在各个国家都在积极的节能减排,可能目前新能源车实际上没那么环保,但新能源车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0排放0污染的;第三,政策因素,我们国家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我们当然不希望汽车产业全部是国外品牌,所以发展新能源车也是想把大家拉到同一起跑线上,一定程度上也算是保护自主品牌。所以,作为合资品牌来说,其实它们是不愿意发展新能源车的,因为大部分厂商在内燃机时代耕耘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这些积累形成了强大的技术壁垒,发展新能源就等于将它们拉回到和自主品牌同一起跑线上,产品力的优势就不明显了,所以合资品牌发展新能源其实都是被各种政策(比如双积分、限牌等)逼的。那为什么会选择PHEV被逼也好,自愿也好,既然确定要发展新能源了,为什么不搞类似丰田的混动,或者干脆跟国产一样搞纯电动,而要选择PHEV呢?不选择类似丰田的混动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类似丰田的混动技术,丰田握有核心技术和绕不过去的专利保护(专利期应该也快要到期了);第二,我们国家的政策对类似丰田的混动技术没有任何倾斜。而纯电动,其实合资品牌也有在发展,只不过目前的产品线比较少,以大众为例只有e-golf和e-up!。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要得到和燃油车近似的人机工学或体验,需要对整个车辆的平台进行重新设计,比如大众的e-golf就是基于MEB平台的产物,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PHEV就简单多了,可以和燃油车共用平台,甚至大部分零件都可以通用,这就省去了平台成本和通用零部件的测试成本;另一方面,纯电动车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目前续航最长的纯电动车也不过500km,而PHEV车型的续航表现就很好,途观L官方宣传有1000km的续航,而且因为有油箱,所以即便没续航了,也可以轻松的满血复活。
纯电动,其实合资品牌也有在发展,只不过目前的产品线比较少,以大众为例只有 e-golf 和 e-up!。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要得到和燃油车近似的人机工学或体验,需要对整个车辆的平台进行重新设计,比如大众的 e-golf 就是基于 MEB 平台的产物,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 PHEV 就简单多了,可以和燃油车共用平台,甚至大部分零件都可以通用,这就省去了平台成本和通用零部件的测试成本;另一方面,纯电动车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目前续航最长的纯电动车也不过 500km,而 PHEV 车型的续航表现就很好,途观 L 官方宣传有 1000km 的续航,而且因为有油箱,所以即便没续航了,也可以轻松的满血复活。
而纯电动,其实合资品牌也有在发展,只不过目前的产品线比较少,以大众为例只有 e-golf 和 e-up!。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要得到和燃油车近似的人机工学或体验,需要对整个车辆的平台进行重新设计,比如大众的 e-golf 就是基于 MEB 平台的产物,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 PHEV 就简单多了,可以和燃油车共用平台,甚至大部分零件都可以通用,这就省去了平台成本和通用零部件的测试成本;另一方面,纯电动车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续航,目前续航最长的纯电动车也不过 500km,而 PHEV 车型的续航表现就很好,途观 L 官方宣传有 1000km 的续航,而且因为有油箱,所以即便没续航了,也可以轻松的满血复活。当然,PHEV 也不是完美无瑕的那是不是我们就敞开怀抱 PHEV 呢?其实也不尽然,目前 PHEV 还有下面几个问题你需要了解:第一,PHEV 最大的优势是牌照政策,但如果你没有牌照的烦恼,家里没有充电桩,买回来常年日常市区通勤,我不建议购买。因为用公用电桩的费用会比较高(尤其是停车费很贵的地方),而且因为背着电池车比较重,所以在市区的燃油经济性也不如传统的燃油车。第二,目前我们还是不敢肯定电池的耐久性究竟如何,这也是我们最担忧的。换电池这个成本就太昂贵了,而且目前我们也不清楚,PHEV 的保养费用和保养时间会不会比燃油版高得多,长的多。开起来究竟体验如何?说了那么多,PHEV 体验起来究竟如何呢?这次我们短暂地体验了帕萨特 PHEV、途观 L PHEV、和蔚揽 GTE 这三款 PHEV 车型。因为体验时间比较短,我简单分享下我的体会。首先,PHEV 车型的动力体验是明显比同排量的燃油车要更好的,这个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动力更好,1.4T 的发动机 电机的输出功率以及实际体验都很接近 2.0T 的发动机;二是,燃油车双离合变速箱低速顿挫的问题(虽然很轻微),因为 PHEV 低速多用电机驱动所以顿挫不存在了。
1、纯电动最大的推动原因是政策,这既有市场层面的,也有企业层面的。地方限行限购,逼着买纯电动,不然的话,你看看北京上海能有几辆电动车。2、自主品牌不像外资品牌,更容易转型,跟上顶层设计,外资品牌在中国只是售卖其全球产品,不排除因为中国越来越重要也出现了针对本土的产品。可关乎数十上百亿的技术路线,就没那么简单,尤其还是单一市场。可是中国的双积分政策缺恰恰成为最后一根稻草,逼着这些外资企业投入EV和PHEV。而日系车企更偏向于HEV(混合动力汽车),但由于丰田掌握着核心技术专利,因此中国不认为这是新能源汽车,但这确实目前阶段和未来较长一段时期最有效果的节能减排方式。3、从技术和电池发展水平来看,外资汽车巨头更加保守谨慎。毕竟,电动车发展还有非常多不成熟的地方。(看看大众也是从PHEV开始搞)整体新能源汽车方面,都似乎呈现出自主制造意识超前、合资与跨国制造商想法滞后的趋势。这不仅是因为,新能源汽车虽处在国际潮流的风口上,但事实却是技术瓶颈问题多多,这就使得一贯以稳扎稳打的国际制造,变得瞻前顾后。而从另一个方面讲,现有的传统大制造,跨国制造已投入成百上千亿资本,并建立了庞大的体系,仅一条流水线就是多少钱,想必是谁都清楚的!所以,他们的想法滞后,确实是从现实市场的盈利考虑。至于混动,恰恰处在传统制造的过渡阶段技术上,自然受到跨国制造上的青睐、也就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