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的07福克斯能入手吗?
08年10月,估计一手,要37000,怎么破
将近十年的老车了,整车的性能和价值已经被车主基本上压榨的差不多了。车内的很多部件口已经老化了。而且行驶里程是多少也不清楚,如果在6万公里以内,还勉强能接受,如果超过十万公里了,劝你还是算了吧,后期成本实在是太高。
我开了20多年的车了,我家现在有三辆车,20多年间自家的车前后换过5辆了,开过的单位和朋友的车就多了去了,我舅舅有自己开了12年的汽修厂,一类汽修资质,以前有时间的时候都会去学习一下或者帮点小忙。可以说我对车还是有一些了解吧。我没有说老车一定不能买,但是要全面的看车况,二手车的水不是一般的深,具体的不在这里多说,但是10年的老车不是最好的选择,首先残值的贬值率非常大,其次后期维修保养潜在成本比较高,第三是有些暗伤短期被很难发现。而且像楼主这样的私下交易还是不提倡的,最好还是去专业正规的的二手车交易公司去购买二手车,应为人家收车的时候会使用专业的设备对车辆进行全面的检查,比如车辆的外观采用密度仪检测,就能够检测出车辆是否补过漆,是否发生过碰撞进行过钣金。另外,你是否清楚,超过8年的车,购买商业保险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保险公司要对这辆车进行评估,是有通过评估才会允许购买商业保险,而且费率优惠要比年限八年内的车要少,有的车甚至没有。至于我开没开过老车,我人生中的第一辆车就是97年花了4万多块买的一辆开了7年的前苏联产的老拉达,现在很多年轻人都没有见过,这辆车开了2年半就便宜卖掉了,因为没少修车,不过也算是一种积累吧,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对汽车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一个地一个价,如果当地新车价格就高的话,那么二手车的价格也肯定高,北京现在二手车已经便宜的不行了,依然卖不出去,都是限牌闹的。一般没有限牌限行的城市,新车和二手车的价格都会偏高。不过2.0的07款福克斯将近十年的老车卖这个价格有点小贵了,毕竟这个车技术上有点老了,表面上看发动机的技术上谈不上落后,但是电喷系统的版本确实太老了,和现在1.6L福克斯的电喷系统相比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但是排量大一些的车价格肯定是要高一点的。
以偏概全的是你,我什么时候说过超过10年,所有的车的塑料件和线材铁定全部老化失效了。你的观点是建立在不了解相关的化学知识和对老化这个物理特性的深入了解。塑料的主要成分分为三部分:合成树脂、填充剂、增塑剂。合成树脂是塑料的最主要成分,填充剂可以提高塑料的强度和耐热性能,并降低成本,增塑剂可增加塑料的可塑性和柔软性,降低脆性,使塑料易于加工成型,无毒、无臭,对光、热稳定的高沸点有机化合物。合成树脂和增塑剂是相对稳定的化学成分,但是填充剂的成分并不是绝对稳定的,在一定的温度下会产生挥发现象,时间久了就会造成塑料硬度增加逐步失去韧性,也就是变脆失去本来的强度。作为汽车上的塑料件,无论采用的原料质量和配方在怎么好,也是由这三种成分组成。汽车在室外长期面对一年四季不断变化的环境,会经历热胀冷缩的过程,这个过程对塑料的轻度也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夏季车内的高温会加速塑料内填充剂成分的挥发。新车内为什么味道大,就是塑料表面的填充剂成分大量挥发造成的。老化不是在某一个时间点才发生的,而是从塑料制品生产出来后就开始了。只不过是由使用的环境条件决定了老化的速度,当然不同化学配比的塑料产品老化的速度也不同。当然橡胶也是如此,汽车用的橡胶都是合成橡胶,当然也包括机舱内橡胶电缆的外皮橡胶和各种橡胶管路。线缆外的橡胶基本上都是采用乙丙橡胶。但是无论是哪一类的橡胶都无法回避五大造成老化的原因:一、氧化作用,橡胶老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二、热,热量的增加会加速橡胶氧化反应速度,是普遍存在的一种老化现象,被称为热氧老化;三、光,对橡胶起破坏作用的是能量较高的紫外线,会加速氧化过程;四、机械应力,机械应力反复作用下,会使橡胶分子链断裂生成游离基,引发氧化链反应,形成力化学过程;五、水分,橡胶在潮湿空气淋雨或浸泡在水中时,容易破坏,这是由于橡胶中的水溶性物质和清水基团等成分被水抽提溶解。特别是在水浸泡和大气曝露的交替作用下,会加速橡胶的破坏。基于上面的五大促成橡胶老化的原因,再结合汽车机舱内橡胶电缆的使用环境,至少有氧、热和水分这三点是无法回避的,在加上机舱内的油污灰尘等的附加作用,氧化速度是大幅度的高于其他位置的橡胶组件。而你所提到的老化试验,学名叫热氧老化试验,只是模拟了氧、热、光三种环境,与汽车实际使用环境区别太大了,测试的结果只有参考意义,没有实际价值,只是作为一种评价方法而已。在这里要强调,橡胶电缆的橡胶外皮严重老化首先是失去柔韧性变硬,然后逐步脆化产生开裂,最后初步剥离脱落。10年的车,橡胶电缆的橡胶外皮最好的情况都是失去柔韧性变硬,有不少都是脆化开裂,剥离脱落的也不在少数。我开了二十年的车,97年买的开了七年二手前苏联产的老达拉是我人生中第一辆车,买来的时候机舱内的多根橡胶电缆和橡胶管路就已经有轻微的网状开裂。现在我家里有三辆车,二十年间,前后换过五辆车了。其中有两辆车都开了10年,机舱内的橡胶电缆和橡胶管路同样没到10年就已经有开裂,老化严重的在线缆接头位置橡胶外皮已经和接头完全断开,露出里面的电线,里面电线的塑胶外皮也已经脆化。我家里6年前买的帕萨特,春节前保养的时候发现一根连接曲轴箱和油水分离器的橡胶管路接口处开裂,有油气泄露,4S店直接给换了。在举个例子,最近福克斯很多车主反映天窗漏水,都是由于天窗密封橡胶条老化造成的密封不良,而这些车主的车很多才开了两三年。虽然橡胶的成分和质量决定了橡胶的性能和寿命,但是在汽车的使用环境条件下,10年不老化的橡胶我真没见过。不是说只有开裂了才叫老化,已经变硬的橡胶老化的已经很严重了,不用多久就会开裂。至于你说的:“汽车设计使用寿命60万公里,如果只跑了10万公里,日常正常保养。就下结论说车子严重老化了,未免把车子说得太娇贵了”。纯属偷换概念,汽车的设计使用寿命的多少和车上的塑料件和橡胶组件没有一毛钱关系,是由发动机、变速箱的寿命以及车架的强度以及车架所使用钢材的金属疲劳周期决定的。光强调跑了10万公里,不说这辆跑了10万公里的车已经开了10年了,不是偷换概念是什么?汽车上的任何一个配件都有自己的寿命周期,按你的意思,设计寿命60万公里的车,开了10万公里就不用换火花塞什么的了?正时皮带也是橡胶类配件,通常都是4-6万公里更换,开到10万公里的车也不用换了?难道机械应力所造成的老化作用对正时皮带不起作用?氧化作用对正时皮带无效?
你这话一说出来,很多人都知道扯淡的是你。一看你的车平时维护的就不好。10年的车,车内的塑料件和各种电线不老化?太没有常识了!
楼上的回复才是过度自信了,但是恰恰证明了你不了解汽车厂家零配件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上面你说到“塑胶选材时,没有人会去关心合成树脂、填充剂、增塑剂这些东西”,这句话是大错特错的。每一家汽车制造厂商都有自己的零配件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其中对于不同用途的塑料配件的强度、寿命、老化时间等指标都有明确的限定,一些厂家还针对车型的等级将这些限定标准进行了细化分级,但是并不是说没有人会去关心合成树脂、填充剂、增塑剂这些东西,很多厂家都会根据塑料配件的用途对合成树脂、填充剂、增塑剂中的一项或多项成分含量做出限定,尤其是对塑料中的可挥发成分的限定,也就是说汽车厂家对塑料配件的配方是有要求的,目的是确保塑料配件能够保证达到质量体系标准的要求。“市场上的塑胶型号都是专业厂家调配好的”,这句话需要有前提的,每一家配件厂商在为汽车制造厂商制造配件之前,都会拿到一份相关零配件的生产质量管理标准,只有按照该标准生产出来的零配件才能符合汽车生产厂家的要求,标准当中当然会包括对塑料零配件的质量以及配方成分的限定标准,所以原厂的塑料零配件是专业厂家调配好的是没有错,但是配方是按照汽车生产厂家的标准制定的。而且不同汽车生产厂家的同一部位的塑料部件配方都不一定相同,同一汽车生产厂家不同等级车型的同一部位的塑料部件的配方也不一定相同。甚至有些厂家的某一类塑料配件的配方都是自己研发的,对外都是严格保密的。这些可不是书本上理论方面的东西,还是多了解一下比较好。所有汽车制造厂商都是要通过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没有严格的零配件采购和质量的监管标准是无法通过认证的,而且汽车制造行业的认证标准很严苛,你的一句“塑胶选材时,没有人会去关心合成树脂、填充剂、增塑剂这些东西”,让ISO和IATF这两大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以及汽车制造厂商情何以堪啊!至于你所说的“关于塑胶老化你的观点强调的比较笼统,大概就是因为成分的原因会老化所以会老化”,这句话更是强词夺理的,我说的塑胶老化的原因已经很具体了,塑料的成分和使用环境决定了老化的速度。至于材料选择的问题前面关于汽车厂家零配件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叙述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里就不赘述了。至于你所问道的耐候性防紫外线的塑料是怎么处理的,塑料中的主要成分合成树脂采用改性合成树脂就行了,根据不同的用途和使用环境采用含有不同改性剂成分的改性合成树脂生产塑料。我一直说的就是塑料和橡胶件的老化的问题,你站出来反对。现在对于橡胶件的老化问题又开始回避,说不是讨论的范围。不知道你反对的是什么呢?前面你的帖子里说的:“汽车设计使用寿命60万公里,如果只跑了10万公里,日常正常保养。就下结论说车子严重老化了,未免把车子说得太娇贵了”。我反驳说:“纯属偷换概念,汽车的设计使用寿命的多少和车上的塑料件和橡胶组件没有一毛钱关系,是由发动机、变速箱的寿命以及车架的强度以及车架所使用钢材的金属疲劳周期决定的。光强调跑了10万公里,不说这辆跑了10万公里的车已经开了10年了,不是偷换概念是什么?”你又说:“对于汽车上面的钢件部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当然对一部汽车来讲当然是重要部件,前面帖子我没提,不等于我说跟这没关系,因为我们一开始谈论的主要是线缆和塑胶组件。当然产品设计需要考虑一个平衡,不能有些零部件非常非常耐用,而有些很不耐用,每个零部件又有其既定设计目标的。”自己不觉得前面一句与60万公里这句自相矛盾。至于“当然产品设计需要考虑一个平衡,不能有些零部件非常非常耐用,而有些很不耐用,每个零部件又有其既定设计目标的。”这句话在汽车制造行业是悖论,根本不存在,说明你对汽车行业缺乏最基本的认识。汽车是涉及到车内人员以及公众安全的产品,在设计上确保行驶安全是首要的原则,不存在零部件耐用性的平衡的问题。有些部件会伴随车辆的整个生命周期,而有些部件根据其特性和使用环境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只不过在整车成本限制下,某一类部件的生命周期会有差异,易损耗类的部件厂家都会有明确的更换周期或者进行周期性的检查。至于你最后说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更是复杂的东西,设计、钢材、公差配合,加工精度,热处理,表面工艺处理,可以说中国的专业生产厂家还没有完全弄明白的东西,中国的厂家为什么做不到人家的水准,还得抄袭,并且还抄袭不到精髓?我们作为圈外人去讨论就有点贻笑大方了。”这句话我更不认同,原因很简单,你所站的角度有问题,对中国汽车工业不公平。众所周知,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晚,底子薄,长期面临国际上的技术*。改革开放后,采取合资模式,以市场换技术的道路最后也失败了。很长时间,外资和合资的轿车垄断了中国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品牌的轿车在缺乏市场占有率的局面和技术*的局面下,没有资金投入研发,模仿、抄袭和并购就是唯一能够走的起步之路。在模仿和抄袭中摸索,并购来的技术平台都不是最新的。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01年上市的吉利美日,03年上市的奇瑞旗云,05年上市的比亚迪F3都成为了热销的车型,为吉利、奇瑞和比亚迪这三大国产汽车品牌奠定了基础,走上的起步发展之路。如今,经过10多年的发展,国产轿车从设计、质量和精细化上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合资车的差距已经非常小了,市场占有率也是越来越大。至于你所说的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设计、钢材、加工精度、热处理、表面工艺是中国的专业生产厂家还没有完全弄明白的东西,纯属你的臆测、诋毁和缺乏了解。国产车在你眼里就那么的差吗?那么多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在你眼里都是摆设,没有弄明白就能研发设计出来?很多畅销的国产车的外观设计都是中国设计师设计的,设计的难看能畅销?中国能够自主生产所有钢号的车用钢材,每年还大批量的出口德国、美国等国家,中国特种钢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在世界上都是排名前列的,否则能造出来几十年不用消磁处理的潜艇军舰航母,中国的龙门吊能垄断全球市场?国内生产的汽车无论是国产车还是合资车几乎全部采用国产钢材,有些进口车的钢材都是中国产的,你说中国在钢材上没搞明白。至于公差配合,加工精度,热处理,表面工艺处理等问题根本不是问题,前些年中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数控机床和冲压机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和*,国产的冲压模具已经实现了自主设计加工,精度与欧美日没有差别。而且随着机器人在生产流水线中应用比例的提高,加工精度与公差配合上与外资的差距也很小了,随着机器人应用比例的不断提高以及人工操作标准化的进一步提升,与外资看齐用不了多久。吉利精工路线下的博越和博瑞的整装工艺的水准就已经与合资车看齐了,同等级同价位下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合资车。中国的轿车工业在一穷二白被*的背景下,真正的起步发展到今天只是走了30年的路,但是国外的汽车巨头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漫长道路,有差距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看到差距正在缩小,民族汽车企业也不断的走出了国门,在国外市场取得很好的成绩,而且中国现在是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大国和消费国,作为中国人应该感到骄傲。作为圈外人并不妨碍以对中国工业最浅显的了解来讨论中国的汽车工业的现状,你所说的贻笑大方的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因为国家汽车工业的进步与发展在你眼里根本看不到,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作为国人不悲哀吗?
如果是我的话不会买,车况好不好,价格合适不合适先不说,08年的车排放标准是国三的,现在限排政策越来越严格,不知道哪天就会被限行了。如果你买来就准备开一两年的话问题还不大,如果想开三五年的,风险就太大了。北京现在国一国二都不允许进五环,明后两年国三的车眼看也会是这个下场。北京就是一个方向标,全国都会逐步跟进的,现在已经有一些省会和直辖市准备跟进了,政策正在酝酿之中。自己要考虑一下。我就是在北京,家里一台国三的车去年就卖了,换的福克斯,就是为了回避限行政策,一旦政策突然落地,到时候车想卖都卖不出去,今年北京国三的车就已经卖不掉了。
把豪华车的用料用上,你买得起吗?每一款车型都有的自己的定位和价格区间,受成本控制不可能用料都和豪华车似的。同价位的国产车和合资车相比,无论配置和用料都是国产车领先,你所谓的不肯下本钱和偷工减料根本站不住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