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江湖骗术?如何看待所谓的造车新*
汽车传统厂商中,有像福特、奔驰、标致、斯柯达等百年车企,历经了汽车发展的百年岁月。也有如大众、丰田、宝马之类,爷爷辈那一代诞生的汽车品牌。而就算是我们中国汽车较为浅薄的历史,也有一汽、红旗等有着60年造车经验的车企。
但近两年来,有个名词正悄然而至,那就是造车新*。所谓的造车新*,就是一个全新的汽车品牌,通过贴上“新能源汽车”、“互联网汽车”等有别于传统汽车的标签,营造出来的概念。而如今标榜其造车新*的车企已有几十家,我们探究下其风起云涌的原因。
目前常见的造车新*
第一波造车新*的始作俑者,恐怕就是前两年大张旗鼓的游侠汽车了。而后续出来的如蔚来、车和家、前途、零跑、FF等,风头更是盖过游侠汽车。
此外还有电咖、赛麟、云度、正道、国金等一众很多人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品牌。在汽车制造这种高投入行业里,短时间内迸发出如此多新兴品牌,可以看出各大造车新*都在全力争夺这一新概念蛋糕。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其实稍微关注过这些品牌的人都会注意到,这些品牌所推出的车型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新能源”。没错,不管是蔚来ES8、前途K50、零跑S01等一大波车型,通通都是纯电动汽车。
而造成这一大波造车新*出现的一大推力,就是我国目前极力推崇的“汽车新能源”。从政策上看,几乎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汽车市场未来势必进入到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局面。
而在这 “纯电动”这一领域,技术壁垒并不像传统汽车行业一样,各家都有自己严格保密的技术黑洞。同时,传统汽车厂商在纯电动领域也没有绝对的强者,这也就意味着,“造车新*”品牌是有机会从中脱颖而出的。
投钱“黑洞”,他们的钱从哪来?
作为实*造业,汽车的生产制造想当然地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那么,如此多的新兴品牌,他们的钱到底从哪来的呢?单纯的互联网车企财力自然不够,因此绝大多数的互联网车企靠融资来解决资金难题。
蔚来和威马的融资已超百亿级的规模。蔚来汽车5轮融资超146亿元,估值超300亿元。威马汽车截至目前已累计融资超120亿元。奇点汽车3轮融资超46亿元,估值超60亿元。车和家3轮融资超27亿元,估值达65亿元。
就目前的融资情况来看,有分析师认为,持续不断的融资计划,一方面说明造车新*确实被投资人看好。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这些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依赖。倘若单纯地依靠融资造车,资金链一旦出现问题,企业将会非常被动。
凭空而现,造车技术哪里来?
造车并不像传统的互联网产业,更多地依靠人员和方案,而是实实在在地需要钢铁洪流制造出来。对于空有一家公司的这些品牌而言,有了钱之后可做的选择就有了。如游侠汽车超级工厂项目在浙江湖州正式启动、零跑汽车工厂选址金华、拜腾汽车南京工厂明年投产等。
除了自行建厂外,还有另外一派品牌选择的是让传统车企为其代工生产。如蔚来选择了和江淮合作代工,威马则是收购了黄海汽车,获得了它的传统整车生产资质。但在代工模式下,交付节奏和产能或许都难以按照预期的节奏推进,受限于人。
相较于传统汽车行业而言,电动汽车的技术壁垒确实要少得多。因此这些品牌与其说是有储备雄厚的造车技术,倒不如说更多地充当了方案整合商,这点与前期国产手机的发展相似。
设计上外包给第三方设计师,车身制造上自己建厂或者由其他厂商代工,电池组上采购供应商,如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松下等,调教和其他配置也均可由第三方提供。
造车新*未来何去何从?
在不久前的全球汽车论坛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也表示:“造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仅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还需要长期的技术积淀,大部分新*汽车企业3至5年将被淘汰出局,80%-90%成为“先烈”是大概率的事情。”
而在央视《对话》栏目中,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杜立刚和奇点汽车CEO沈海寅认为不超过十家,车和家董事长李想认为不超过五家,而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给出的答案则是不超过两家。这个答案,比朱华荣给出的判断还要残酷。
作为异军突起的品牌,造车新*不被理解是在预料之中的。毕竟很多品牌的进程只是仅仅停留在PPT和样车上,而要真正量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对于这一批造车新*的涌现,小编希望在经过几年的筛选淘汰后,留下真正有核心竞争力的新*品牌,给中国汽车市场注入新鲜血液。
造车如造人,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意的,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