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站充电失败频繁,存在烧车隐患,究竟是什么原因?如何解决?

如果随便问一名纯电动车车主对自己的爱车有什么看法时,得到的回答多半是“又爱又恨”。当问及关于充电桩的问题时,可能话题就会更多了,比如:“充电桩分布不均匀、露天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充电桩接口标准不统一等等。”这其中,关于露天充电桩的安全隐患则是车主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关于露天充电桩的隐患充电桩的功能类似于加油站的加油机,在电动汽车使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缩短用户充电时间,充电桩普遍采用高电压、大电流的工作方式,这对安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在实际使用中,有很多的充电桩都是安装在露天环境的,露天环境就难免遭受风吹雨淋日晒,加之早期充电桩产品质量和标准的参差不齐,无形中都增加了安全隐患。如果充电桩的防水等级不符合要求,轻则容易导致充电桩信息显示屏内部进入水汽,无法清晰观察相关信息,影响操作使用。严重的情况则会导致发生漏电伤人,甚至是烧毁汽车的情况,由此足以可见充电安全不容小视。充电标准保障充电安全关于充电设施的安全方面,新国标对充电温度监控、机械锁与电子锁联动、绝缘检测和泄放电路等都进行了规定。此举极大的提高了充电桩等相关配套设施的防水、防漏电等安全可靠性,无论是在露天还是封闭的环境下,都能对充电桩使用及周边人员起到绝对的安全保障。这些安全标准的规范无疑也会给那些担心新能源汽车充电隐患的潜在用户打了一针强心剂,在未来,至少安全不会成为用户选择新能源汽车的最大阻碍。目前全国已建成充换电站3600座,公共充电站4.9万个。相信随着国家标准的出台,将会规范现有的充电桩和配套设施,充电桩的铺设进度将会明显加快,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占有率也将成比例增长。随着充电国标的出台,2016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逐步迈向统一的行业标准。届时,市场会迎来更大规模增长,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对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来说,如果不把产品的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那么其他的一切都将是空谈。

新国标出台前,电动汽车与充电桩制定的标准都较为宽泛;而真正开始执行新国标,进行批量改造是在2017年。在原本车与桩的标准都很粗糙的情况下,为了执行新国标,自然都是需要投入资金进行改造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大家纷纷选择了一条更容易的路:开放标准要求,减小因改造带来的多重压力。在可能提高充电成功率的同时,牺牲国标带来的负面影响逐渐显露出来,安全隐患成为了悬在各企业与用户心中的一把剑。实际上,以前电动车着火的情况也有,不过很少是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的。而现在不仅电动车着火案例增多,且大部分都是在充电过程中起火。“为什么会这样?那就像是劣币驱逐良币,大家都把自己的范围扩大,包容度越来越高,结果问题故障报文发来都识别不出来。”这就是为了提高充电兼容性而损失了标准的严格执行,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在充电桩正常待机、完好无损的情况充不上电的主要问题竟是因为严格执行了新国标。因为在模拟信号对接过程中,充电桩只认一个标准,若插枪后发现车端不符合充电桩的标准,那么“充电桩就不和车说话,不发报文,就充不上电”。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反而充不上电,这种情况可以占到测试结果中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