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牌限行政策真的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吗?
自北京开始,上海,广州,甚至到现在的杭州等二线城市,不断推出的限牌限行政策,根本目的是减少本地的私家车数量增长,转而发展公共交通来缓解高峰时段的车流量,减少拥堵。不过事实效果仅此而已,现状又是如何的? 近年来,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对本地的牌照管控越来越严,采用了所谓的摇号措施来限制机动车上牌数,每月发放的拍照限额都非常少,有些地区甚至低于5%,堪比*中奖率。不过这样做的效果却是很不明显,以上海为例:据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7年年末,上海市拥有各类民用汽车361.02万辆,比上年增长11.8%。其中,私人汽车274.41万辆,增长13.1%。此外,据数据2017年12月上海各车型上牌总量为55337辆,环比增长7.63%,同比增长24.02%。1-12月累计上牌总量为499826辆,同比下滑6.11%。 明明牌照发放少了,上牌数少了,偏偏私家车的保有量大了,增长高了,从字面上看,这好像已经成为了一组悖论。但了解市场的人都清楚这些车是怎么来的。大量的外牌进入,如安徽,山东,甚至远在*等地的牌照都出现在了上海街头,而车上做的驾驶人很多都是上海本地民众。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三点: 第一是牌照难拍,5%的中奖率明晃晃摆着,很多人出现一年都拍不到牌照的情况那没有牌照就不能上路,索性就上个外地牌照吧。第二就是牌照价格了,上海一块牌照8W 甚至9W ,在很多家庭第一台车的刚需之下,第一台车往往都是以价格亲民的经济型车为主,车价一般在8-15W,20W以上的占比较小,那么即使是20W的车价,一块9W的牌照也让整个购车成本上升了45%。然而在价格价格段,车价相差2W就可以在动力,配置,甚至是品牌上造成差距。所以如果还有45%的提升空间,更多的民众愿意把钱放在升级车辆上,而不是在一块车牌上。第三大城市的通勤需求产生了变化,逐渐从家——公司的通勤需求变成了家——地铁站——公司的通勤需求,限行区域往往都是城市的中心地区,这些地区的拥堵严重,停车费用高昂,而很多城市为了减少市区停车,提倡地铁换乘,在地铁站附近建立了P R的停车场,更加促生了这种通勤方式。那么既然不用进市区,不用接触限行地区,是否是本地牌照都无所谓了。 如此众多的原因滋生外地车牌在限行城市的扩张,如果说如同某些激进派直接一刀切,把外地牌照禁止进入某些区域作为解决办法,看似一劳永逸,但是背后催生的矛盾却是挡不住的,到头来,问题累积,矛盾爆发,不如趁早进行疏通。人们对于出行驾车的刚需还将继续,牌照政策的变化其实也应当学习一下住房政策,每个家庭都想有车,都需要有一台车的刚需应该被保证,推出以家庭为主的牌照政策,保证第一台车的刚需,而对家庭的第二台车加以限制,比如在上牌政策上的继续收紧,对家庭第二台车从利率等角度进行限制,这都是可行的。真会玩车/编辑: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