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技术能改变充电桩稀少带给电动汽车的困扰么?

无线充电技术属于非传导充电,相比于传统的传导式充电有诸多优点,最大的好处就是无感充电,非常方便和快捷。甚至未来高速公路上都可以铺设无线充电网络,纯电动汽车都可以边行驶边充电。既然无线充电技术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无线充电能改变充电桩稀少带给电动汽车的困扰吗?小编觉得,现阶段来看难度还是挺大的,下面,小编就重点给大家做一个解读分析。 缺少国家统一的标准:一项新的技术需要普及,标准必须要先统一,类似于USB接口标准,如果大家都不统一,每个电脑的USB口都不一样,通讯协议也不一样,那还怎么进行数据匹配和连接呢?无线充电技术也是一样的,如果每家新能源主机厂的无线充电技术协议都不一样,那终端的无线充电设备就无法生产和普及。从目前的发展规划来看,2020年,无线充电互联互通的标准才会颁布和统一,2022年,无线充电设施标准才会颁布。在这之前,都是摸索和制定标准的过程,想要普及,难度太大。 充电功率低,且成本很大:目前乘用车最高充电功率11kW,充电效率低于传统传导式充电,整体的设备成本也很大,一个3kW的无线充电系统一万多,同等充电效率的交流慢充桩一千多。高成本下,充电效率还这么低,足以见得,无线充电技术还是很难普及的。 电磁波辐射:无线充电,多多少少肯定是会有电磁波辐射的,尤其是大功率无线充电(具体辐射量值,还有待查证),用户的心理作用,可能也会对无线充电会有一定的排斥,这需要实验数据论证和权威媒体的市场教育。 小结:缺少国家统一的标准,充电功率低,且成本很大,电磁波辐射的担忧等都是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还未普及的原因。现阶段,想要通过无线充电技术来改变充电桩稀少带给电动汽车的困扰,难度还是挺大的。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楼主问题。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使充电问题开始凸显。目前,在充电方面,主要存有充电设施增长速度以及布局范围与新能源汽车增长量无法协同发展的矛盾。截至8月底,我国共有公共充电桩45.6万台,其中74.7%分布于京沪穗等十省市的城市区域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设施数量不足与过于集中的弊端,一直严重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的长途旅行能力。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是近年来各国争相研究的方向。从充电形式上看,无线充电技术主要包括无线电波式、电磁感应式、电磁共振式、电场耦合式无线充电等四种,其中电磁感应式充电技术和电磁共振式充电技术相对效率较高。目前,宝马和奔驰都已在其电动汽车产品上对无线充电进行了商业化。我国在无线充电技术方面研究的重点是动态无线充电,即以充电公路为载体的无线充电技术。不过,从目前来看,无线充电技术并无法对电动汽车充电问题带来较大改善。1.无线充电效率太低。虽说无线充电功率理论上可达11KW左右,但已量产的宝马530e和奔驰S500e,它们使用无线充电技术充电时,功率分别只有3.2KW和3.6KW。这样的充电功率,明显是无法满足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的。以这样的公里充电,一辆电池容量为60Kw的电动汽车,全部充满将近需要20小时,尤其是可充电公路,对提高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并没有多大的改善作用。2.无线充电成本昂贵。目前,感应式无线充电技术的传输端价格是充电桩价格的五六倍,接收端的价格也比现有的车载充电器价格更高。而可充电公路的造价也很高,去年瑞典开通的可充电公路,每公里造价高达780万元。这样的价格,要想得到普及,还比较困难,消费者恐怕比较难以接受。3.无线充电或有隐患。在无线充电技术中,电磁共振技术的效率是最高的,也比较有应用前景。不过,电磁共振式无线充电的辐射较大,如果无线充电端分布较多,或许会带来健康危害,具有一定的隐患,比较容易使附近居民产生抵触情绪。不过,技术是会不断进步的。无线充电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充电方便。在无线充电功率过低、造价过高和辐射较大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后,肯定能成为新能源汽车能源补给方式的一种有效补充。

一谈到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低,充电困难,大家想到最多的就是建设充电桩,加快电池续航技术的研究。其实充电桩的建设只是其中一个方面,这就相当于手机的数据线充电,除了这种方式外,无线充电技术更应该得到重视。无线充电技术顾名思义不用直接接触就可以充电,这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我们接触最多的无线充电多数是手机,其实在电动汽车方面,各大厂商也在不遗余力的研究该项技术,期望将其应用到汽车充电领域,用来缓解充电困难的局面。据了解,目前在国际上已经有诸如奥迪、宝马、奔驰等企业开始着手研究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其中奥迪的无线充电技术方案主要是针对传输过程中效率流失的问题,提高电力传输效率。而宝马与奔驰合作研发的无线充电技术已经经过了测试,并应用到了宝马i8车系上。在国内,中兴、比亚迪等企业也紧随其后。中兴于2013年就开始研发无线充电技术,2014年推出了成熟具体的产品和方案,目前中兴的无线充电方案已经开始在部分城市正式投入使用,而且成本上比传统的充电桩要低很多。所以,无线充电技术如果能得到充分发展,就可以改变充电桩稀少带给电动汽车的困扰。

无线充电技术源于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小功率无线充电和大功率无线充电两种方式。小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电磁感应式,如对手机充电的Qi方式,但中兴的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方式采用的感应式。大功率无线充电常采用谐振式(大部分电动汽车充电采用此方式)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用电的装置,该装置使用接收到的能量对电池充电,并同时供其本身运作之用。由于充电器与用电装置之间以磁场传送能量,两者之间不用电线连接,因此充电器及用电的装置都可以做到无导电接点外露。

那么什么是无线充电技术呢?通俗点来说就是不用线,隔空充电呗,书面意思就是通过埋于地下的供电导轨一高频交变磁场的形式将电能传输给在地面上一定范围内的运行车辆,进而给车载储能设备供电。   这样相比充电桩的好处是占地面积小,而且方便快捷,无线充电不需要拔插过程,不受雨雪等天气和极端环境的影响,面对复杂的工况也能正常使用;另外,与有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没有机械磨损;使新能源汽车彻底摆脱沉重电池模块的束缚,免去了不安全的导线,甚至于在铺满充电电缆的道路上无休止地奔跑下去。所以他的出现能解决充电桩么有普及的困扰。

首先按照理论中来说无线技术是完全可以应用在纯电动汽车上的,但由于技术的和配套的原因一直没有被大规模应用,无线充电技术随着苹果应用在手机上在商用领域也是火了一把,其实无线充电技术很早就被研发出来了,但由于各种原因一直没能在市场上激起声响,而现在制约纯电动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充电桩的问题。为什么无线充电会是电动汽车充电的趋势因为中国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在逐渐增大,而家用充电桩的安装度不够,企业安装公共充电桩的成本高行业标准不统一技术标准不一样的问题大,关键还是纯电动车的充电痛点没有解决,比如充电时间长,充电桩太少,充电桩保有量少,而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技术可以按照使用场景、市场、技术、供电范围。充电类型可以分好多种。无线充电还不能主流应用目前主流的汽车无线充电技术有两种,电磁感应、磁场共振,而它们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电磁感应能量转化率高,但只能一对一充电,供电时间距离近使用场景不广泛。使用这种方案的代表车型有宝马、奔驰、奥迪、沃尔沃等豪华品牌,磁场共振的优点就是一对多的充电方式,不需要精准定位,但不好的也是能量传输损耗高。无论是哪种充电技术,他们的充电功率都很小(一般不超过10千瓦),且能量转换效率比有线方式低,天然地不利于快速充电。高通提供给宝马530Le iperformance的无线充电设备功率仅为3.2千瓦,充满9.4千瓦时电池还需要3.5小时,遑论快速充满纯电动汽车40千瓦时起步的大电池了。就算未来技术突破,充电功率放大十倍,随着电池容量小幅提高,充满电池还是需要1-2个小时。纯电动车充电慢的问题,无线充电技术解决不了。还有就是无线充电目前的施工成本是要高于普通充电桩的,但以后如果技术成熟应该会有所改善。

相比较于国外众多厂商参与的盛况,国内研究无线充电技术的机构并不多,其中以中兴、比亚迪、重庆大学等为代表。其中中兴于2013年就开始研发无线充电技术,2014年推出了成熟具体的产品和方案。目前中兴的无线充电方案已经开始在部分城市正式投入使用。不同于中兴的广为人知,比亚迪据说在2005年就申请了非接触感应式充电器的专利,并在2014年卖给犹他大学的一辆纯电动巴士上配备了WAVE无线充电垫。至于科研机构的代表重庆大学,据说在2002年开始研究给汽车充电的“大功率无线电能充电传输装置”。目前在国内,虽然无线充电技术没有国外成熟,但也已经开始在部分城市、地方投入运营使用,据了解北京已经在研究推广无线充电微循环公交车,并将于今年下半年在亦庄或是京郊区县已经有电动出租车的示范区域,开始进行无线充电的示范运行。无线供电入选厦门市第八批“双百计划”,这也是无线充电高新技术项目首次进入福建和厦门,标志着无线供电产业已成为厦门高新产业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7.5万辆,2015年一季度达2.72万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增长使得市场对充电桩的需求越来越大,解决充电难题已经刻不容缓。虽然已有车企和充电公司投入兴建充电桩,但市场远远未达到饱和程度。而且相比较于充电桩,无线充电的建设成本更低,据了解中兴的一套无线充电设施建设下来成本大概2万元左右,并且还不受场地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在巨大的市场蛋糕诱惑面前,无线充电此时不分一杯羹还待何时?也许步入商业化还需要时间,但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此时切入并不晚。

无线充电技术能改变充电桩稀少带给电动汽车的困扰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汽车产业正在发生重大的革新,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实现大大的缓解了我们现在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危害,但是,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技术是一个高新科技产业技术,世界各国都在起步阶段,而我们的续航里程短,电池技术不发达造成了我们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缓慢,而且充电桩稀少,充电时间长更是影响着我们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购买,但是,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无线充电技术问世了,它的出现能缓解充电桩稀少带来的困扰么?    那么什么是无线充电技术呢?通俗点来说就是不用线,隔空充电呗,书面意思就是通过埋于地下的供电导轨一高频交变磁场的形式将电能传输给在地面上一定范围内的运行车辆,进而给车载储能设备供电。   这样相比充电桩的好处是占地面积小,而且方便快捷,无线充电不需要拔插过程,不受雨雪等天气和极端环境的影响,面对复杂的工况也能正常使用;另外,与有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没有机械磨损;使新能源汽车彻底摆脱沉重电池模块的束缚,免去了不安全的导线,甚至于在铺满充电电缆的道路上无休止地奔跑下去。所以他的出现能解决充电桩么有普及的困扰。但是这种技术要成为现实,还要迈过很多门槛,首先是技术不够完善还在试验阶段,其次是需要的成本颇高,而且隔空传电造成的能量损失比较大,转换效率不高等问题,但是我相信,只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这些困难都能克服,到时候,无线充电一定会解决充电桩所带给电动汽车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