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能源车的软肋有哪些?

新能源汽车在技术方面发展很快,销售量也在持续增长。但就目前的新能源汽车来说,还有一些缺点需要改进。这些缺点主要表现在: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电池稳定性、配套设施和保值率等方面。这些缺点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和使用。第一:续航里程短,存在里程焦虑目前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单次续航能力比起燃油汽车来说还有一段距离。虽然有600公里续航的车型,但这只是测试成绩,实际使用中,还会因为环境、驾驶状态、用车场景等原因导致续航里程大大缩短。而且,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往往跟车价挂钩。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他们购买的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大多在400到500公里的区间,这个续航能力是比不上燃油汽车的,在长途用车时,里程焦虑的产生就不可避免了。第二:配套设施不完善、充电时间久新能源电动汽车的使用,是非常依赖配套充电桩的。目前除了在城市范围和高速路况充电站比较多以外。在其它地区充电站的数量是非常少的。充电时间也长,使用充电桩快充半个小时能到80%的电量。使用家用电慢充要6到8个小时。配套设施不完善再加上充电时间长,使得新能源电动汽车只适合城市短途用车,长途用车限制很大。第三:动力电池低温衰减影响大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的”心脏“,是一切动力的来源。但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这颗”心脏“就比较脆弱。在低温环境下,动力电池就会有明显的衰减现象。这会使得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速度放慢,续航里程缩短。零下10度续航里程减少30%,零下20度续航里程减少50%以上。这对于本就续航不多的新能源电动汽车来说,影响太大了。第四:保值率低下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保值率是很低的,保值率最高的特斯拉,三年车龄的保值率才刚过60%。很多车型的三年车龄保值率不到30%。综上所述:以上几点就是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主要缺点,解决掉它们,会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的。新能源汽车在带给消费者绿色环保、经济便利的同时,本身也具有一些劣势,具体表现为:1.续驶里程无法满足需求。2018年后,新能源汽车普遍使用三元锂电池替代磷酸铁锂电池,换来了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的大幅增长,工信部综合工况法续驶里程达到400公里以成为主流新能源汽车的标准。由于新能源汽车续驶里程受低温及行驶速度的影响很大,实际驾驶时,新能源汽车根本无法达到工况法续驶里程。这对用于市区代步或短途旅行的人来说,根本不受影响,但对需要长途驾驶的人而言,就是一个硬伤了。2.配套设施没有合理布局。2018年开始,国家加大了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的建设,并已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18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00万辆,但充电桩只有80万个,车桩比不到4:1,离一车一桩任重道远。而且,已建成的充电桩基本分布在城市和高速公路服务区,国道沿线基本没有,车主驾驶新能源汽车离开上述区域,将一桩难求。3.充电速度差强人意。尽管现在新能源汽车使用直流快充可达到30分钟充满80%电量,但还有好多旧款车型不支持直流快充,使用交流慢充的话,需要十几小时才能充满,严重影响车主用车感受。4.二手价格不易接受。当前,由于从能源汽车保有量少,二手新能源汽车市场尚未形成,造成当前二手新能源汽车价格很低,使车主经济损失较大。5.过渡依赖国家补贴。且不说前两年的“骗补”,由于新能源汽车电池价格较高,使造车成本也相应较高。离开了国家补贴,部分车企的产品根本卖不动,所以,销量随着政策忽上忽下。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成本的下降,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的这些劣势,将会逐步克服,消费者使用新能源汽车将会更加舒畅。

新能源汽车包括插电混动,纯电动和燃料电池,其中增程式车辆,在新能源补贴政策中是划到插电混动中进行统一考虑。 针对这个问题,我想回答一下电动汽车的软肋。:一句话概括:电动汽车的“电动”是把双刃剑,优势的话,小编就不过描述,下面重点讲讲,“电动”之后的软肋。纯电动汽车相对于传统燃油车,最大的不同就是驱动系统不同。前者是靠电驱动,所以我觉得,电动汽车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也是围绕着三电展开。下面,小编重点围绕着电池来论述几点。1. 充电安全问题:充电时,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但目前来看,还是少数案例;2. 充电效率问题:这个点是一直被诟病的,慢充太慢,快充资源又太少;3. 电池成本问题:目前来看,电池成本大约占到电动汽车整车成本的35%左右;4.  电池技术突破瓶颈很大:大功率直流快充,无线充电等技术都未得到有效突破,且国家标准还未建立。5.  充电便利性问题:随车桩的安装问题;公桩网络配比问题等都急需解决。只要充电的问题解决了,电动汽车最大的软肋才能得到彻底解决。以下是国家信息中心预测的未来充电领域的7大技术趋势,如果这些技术得到有效突破和商业化应用,则距离电动汽车真正普及就不远了。现阶段,电动汽车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楼主问题。

新能源汽车作为新型汽车,有着很多的优点,特别是一些造车新*的入场,更是让新能源汽车处于目前最热的车型。但是目前新能源汽车刚发展起来,所以还是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一、续航里程方面,虽然目前很多纯电动汽车续航里程达到400多公里甚至500公里,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续航里程还是在300公里左右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虽然续航里程比较长,但是纯电模式下只能行驶80公里左右,只能在市区跑跑,稍微远一点的路程就还是得用燃油发动机驱动,而且油耗会更高一点。二、充电方面,目前国内充电设施建设严重滞后,除了一线城市充电设施稍微多一点,其它的大部分地区充电设施还是很欠缺的,有数据调查目前电动汽车和充电设备的比例是3.5:1,这是远远不够的。而且电动汽车充电时间长,要充满电量往往需要8个多小时。就算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充一次电也要将近2个小时。三、动力电池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还不是很好,最近发生几起自燃现象,而且电池在低温环境会存在很大的衰减,造成续航里程的大幅下降。电动汽车的保值率也是非常低的,消费者怕更换电池,所以很多二手车商都不愿意收。最后一个,就是价格方面,特别是纯电动汽车,是普通燃油车的两倍。

1,严重依赖补贴,相关政策不完善。国家虽然大力补贴新能源汽车产业,但补贴却没有很严格的产品参数、质量检验等补贴标准区分,只要是“电动汽车”,在生产、销售等环节采取一刀切的补贴,正是这种一刀切的补贴使得真正刻苦攻坚,研发创新的企业“吃了亏”,却肥了钻了空子的车企。2,充电设施建设困难重重。决定着新能源汽车行驶半径的充电桩,建设数量远低于新能源车的销量,车主“里程焦虑”问题一直没有彻底解决。“到哪里去充电”,成为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车推广的一大痛点。周边配套建设跟不上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也是推广的一个阻力。2015年1月2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内已经建成723座充电站,充电桩配备量为2.8万个。充电设施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比例维持在1∶4左右的水平,而标配为1∶1。无疑,充电桩的建设滞后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软肋。此外,不少地方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进场落地”面临重重阻力。因为对设施的安全、用电和消防等认知不一,场所管理者不同意建桩的现象较为普遍,而充电桩运营方与场所管理者没有就利益分配机制达成一致,又进一步放大了阻力。3,电池寿命安全性被质疑。新能源电动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量转换控制系统,而动力电池要实现快速充电、安全等高性能,是技术门槛最高、也是利润最集中的部分。根据现在国内技术发展情况,汽车电池的设计数据和实际使用数据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为能源危机的到来未雨绸缪、企业抓住风口疯狂圈地、消费者享受补贴并避免限牌,在这些内外因素的加持下,新能源车颠覆取代传统燃油车看上去似乎也只是时间的问题。不过这场自上而下的能源变革中,并非都是有利的,其实也暴露了不少的问题。机会与困难并存,新能源车之所以能快速的被市场接受,离不开那只“看不见的手。”自新能源车兴起之初,*就开始实施高额的补贴,按照去年的标准统计,纯电动车平均可以享受4-5万的国家补贴,这还不算省、市、县层面的。毫无疑问,巨额的补贴力度成为了消费者趋向于新能源车的一大动力。另一个方面,数据显示新能源车的销量主要集中在北上广等一线发达城市,而促使该现象的原因同样是*导向。在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普遍存在着普通汽车无法摇到号以及单双限行的限制,无疑给购车人群设置了门槛。 而对于新能源车,大多数城市采取的态度是可以通过单独的摇号系统增加中签率或者直接上牌指标,并且就目前来看在单双号限行问题上也保有优势,因此购买新能源车成了大城市消费者的首要选择。*的利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新能源车的产量,不过落地到消费者使用的场景,新能源车在充电、续航以及技术稳定性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成为了新能源车在发展进程中的“拦路虎”。充电桩等周边配套基建都还挺完善,但是与新能源车行业迎来并喷形成对比的是充电桩等及基础充电设施的建设发展并没有实现同步。据官方统计新能源车与充电桩的比例为4:1,毫无疑问这远远满足不了新能源车充电的要求。除此之外,不同厂家的充电桩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行业标准,不同的电卡存在着不兼容的毛病,换言之,即便找到了充电桩,依然无法确保给汽车充上电。 还有车价存在虚高,售后维修前景也不明朗。与高额补贴相应的,并不是优惠的车价,而是新能源车高昂的售价。我国新能源车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价体系和定价标准,因此很难衡量每款车的售价到底是真的物有所值还是虚晃一枪。甚至,*的高额补贴损害了传统汽车市场,反而间接的推动了新能源车售价的上扬。新能源车市场任重而道远任何新事物要完成对旧事物的迭代都需要一个周期,新能源车队燃油车的替代也绝不可能一蹴而成。新能源车就目前看来,还属于市场的起步阶段,各环节出现问题和争议也是发展的必然阶段。出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的矫枉过正才能够使整个市场呈现健康的发展趋势。 在政策的驱动下,新能源车行业的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且就目前看来,已有许多车企在新能源市场已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硬币的另一面,新能源在续航、充电、售后维修等方面还是有后劲不足的态势。不过小编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些不足将会在市场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得到解决,新能源行业也将真正落地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