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下一步的国家导向是什么?
随着近几年国家对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扶持与补贴政策不断退坡,从2019年的补贴政策正式落地后来看,其补贴政策退坡幅度达到50%,那么在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补贴在未来几年将会取消,国家在大力加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同时,对新能源汽车的技术水准与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国家的补贴政策近些年的变换我们也能从中分析出国家未来多新能源汽车的导向如何。首先,我国在燃油汽车领域一直处于追随者的身份发展,无论是在造车水准与技术研发方面与合资车企相比没有太大优势,在各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进行产业布局与研发的初级阶段,我国未来能够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真正意义的实现“弯道超车”。国家对自主品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扶持可以说的空前的,可在面对补贴的同时不乏会有“浑水摸鱼”的车企存在,为了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不断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补贴退坡最大的优点就是优中选优,虽然退坡幅度较大,但真正有实力的车企仍旧会享受到补贴政策,而弱者必将被市场所淘汰。根据2019年的补贴退坡幅度来看,也许在未来两年之内国家会取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但会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其他方向上进行补贴,如新能源汽车充电站以及充电补贴等等,造车水平与工艺成熟之后,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充电产业才是国家未来对新能源汽车的导向。
当下,新能源车的补贴正在一步接一步的削减,导致不少新能源车都出现的涨价的情况,那么随着补贴的进一步减少,国家补贴政策导向会变成什么样呢,虽然具体方案没有出来,但大概的导向还是能预测出来的,下面疆哥就说说大概的判断。1、转移补贴,加大基础措施投入现在大多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基本达到了400km,快充时间也缩短到了0.5小时左右,对于简单的出行来说是够用了的。但很多人还是不会选择它们,这主要是因为充电桩的基础设施非常缺乏,在外面找个充电站,比找加油站可不要难太多倍。但充电站的盈利又太过艰难,租一块地的钱有时都比充电赚的钱还多,正是这种情况,又导致了愿意投资的人变少,这就变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越少人建越少人买,所以这个方面的补贴需要进一步增加。2、调整补贴,打破地方保护政策大家都知道,新能源车的销量正在一步步的上涨,但是在路上时,却很难看到那些畅销车型,反而是自己当地的新能源车比较多,这个现象产生,更多的是因为地方保护政策,地方*只扶持本土企业无可厚非,但这种扶持,很多时候会让那些汽车品牌产生依赖,只看*的脸色,不关注市场动态,也不参与竞争,长此以往,新能源车的进步将会越来越小。国家还是想把实惠落在消费者身上的,但具体效果是否是这样,就要看后续的变化了。
根据2019年国家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汽车情报网》经过认真解读和分析之后,对于下一步的国家导向问题,给出我们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无须一味追求高续航,提升综合产品力才是王道:此次国家补贴,续航里程的补贴标准只有两档,门槛值虽然提升到了250公里,但第二档的起步续航达到了400公里,也就是说,250-400公里续航的车型补贴是一样的。同时,考虑到地方补贴取消,从补车引导到补电,国家也是希望能够通过改善终端充电基础设施来缓解用户的充电忧虑,从而打消用户的里程焦虑。 不鼓励通过堆电池来提高续航:此次补贴政策,国家明确规定了,每度电的补贴上限为550元。同时大幅提升了百公里电耗和电池能量密度的门槛值要求。这些政策要求的提出,目的就很明确,鼓励新能源车企在车身轻量化设计、三电系统的性能优化、风阻系数的提升等方面下功夫,同时也参与到电池储能技术的研发中来。最终就是希望新能源车型能在尽可能少的电池容量下,就可以跑出更高的续航里程。 建立惩罚机制、破除地方保护:地方补贴的取消,就已经表明了国家的态度,一定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环境。至于,部分地区依然设立的地方准入机制,虽然在政策中没有明确提出,地方不能设立备案机制,只要地方补贴取消,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的了公平的市场环境了,这肯定会有利于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 小结:避免靠堆电池来提升续航里程,一定要优化百公里电耗,终端基础充电设施一定要配套完善,从而解决用户充电痛点。等等这些措施,小编觉得,国家应该是看到了纯电动汽车的最大隐患:动力电池的回收问题。动力电池生产出来相对容易,但如果要回收处理堆积如山的废旧电池,难度和挑战可想而知。不管怎么样,终端用户肯定是最终受益者。希望此文可以回答楼主问题!
在新能源补贴政策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从市场到技术,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在这个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也需要审视的。尤其应该从顶层设计中把安全作为重点考虑内容。产业政策的制定要依据技术路线的发展,同时也要综合考虑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在鼓励“优”和“强”的同时,也要结合相对滞后的标准和检测发展水平以及市场监管等多方面因素以确保产业的健康长效发展。而对于企业来说,不应该仅仅将目标锁定并刻意迎合即将退出的补贴政策,更不能为了刻意拿到补贴降低产品的品质,应该结合自己企业优势,放眼长远,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以应对日趋竞争激烈的市场。
为满足新能源汽车对续航里程的需求和补贴要求,近年来我国动力电池企业在能量密度研发上一路高歌猛进。但激进的能量密度也使电池安全性大打折扣。进入2018年以来,发生多起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新能源汽车安全已成为全行业乃至*最为关注的焦点之一。据瞿国春介绍,工信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完善新能源汽车安全运行的监管体系,推进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度制定,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品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提升产品安全性能,加强新能源汽车的安全管理。燃料电池技术将成为重点攻关方向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更为清洁环保的新能源汽车,近年来逐渐被多国列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重要方向之一。然而,我国燃料电池系统的科研水平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着明显差距。相关人员表示,在“十三五”末期及“十四五”期间,科技部将把车载氢燃料技术的研发突破作为重点攻关方向之一,并将加强在制氢、储氢和加氢等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