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下滑的合资车企,推出新能源就能挽回颓势吗?
2018年至2019年年中,中国汽车销量市场面对着沉重的压力。尤其是一些品牌的遭遇了断崖式的下滑。一些合资的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如果迎合市场推出新能源车型可以挽回市场的颓势吗?一、市场大环境近两年,无论是经济环境还是用车环境都对汽车消费市场有着很大的影响。在一些重点城市,限行限牌依旧是主流,消费者即便是想要购买汽车但苦于没有指标。合资品牌大多数是以燃油车型为主,当然会对其产生较大的影响。另一方面,经济下行的压力也使广大消费者勒紧裤腰带过日子。二、新能源车型未必是救世主即便是合资车企想要推出新能源车型,也面临着多方面的压力。首先国产品牌在新能源车型的研发上比合资品牌早,因此掌握度额技术与经验更多。消费者也开始逐渐接受国产新能源车型。合资品牌的新能源车型技术还未经过市场的检验,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不敢贸贸然拿钱出来当小白鼠。三、如何挽回颓势进行新能源车型的布局是一个良好的策略,但是合资品牌的车型更重要的是将旗下的车型品质做好,能真正在市场上有竞争力,这才是关键。
传统车企借势新能源汽车能否挽救颓势?说实话,有点难,尤其是那些销量不断下滑的合资车企更难,原因至少有下面这4个:第一个:新能源汽车行业也挺难很多传统车企可能觉得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很简单,至少要比传统车企之间的竞争要小,我只能说,抱有这样想法的传统车企,别说弯道超车,连最基本的造车估计都费劲。相比传统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似乎更难发展,因为一切都等于从头开始,或许以前油改电的平台还能撑一段时间,现在没有纯电平台的车企,往往会被市场所排斥。再加上各种技术都是要从头尝试,除了可能仅有的传统企业造车经验能用得上,很多地方都是白手起家,所以,别觉得弯道超车那么容易。第二个:竞争依旧激烈有些传统车企觉得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压力小,我不知道这是从哪得出的结论,前有新*造车虎视眈眈,后有已经加入的传统车企,这些发展不好的传统车企想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取得成绩,我怎么看都有点难。这里面的竞争压力可不是看上去那么简单,转型的车企又何止一两家,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逐渐成为主流,大多数车企都开始尝试造新能源汽车,这个时候借势新能源汽车不是为了弯道超车,而是为了活下去。第三个:自身实力太弱如果说3、4年前,我觉得一些销量不好的传统车企可能还有机会通过借势新能源汽车来实现弯道超车。如今的话,这只能说是一个梦想,想要实现有点难,当然,也不是一点可能没有,只不过几率有点小。而且对于大多数已经呈现颓势的传统车企而言,自身实力是否允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更多的资金,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至少要看自己是否有实力吧。套用朋友的一句话,如果真的有实力实现弯道超车,那么在传统汽车领域,这些车企并不应该混的太差。第四个:时间问题新能源汽车发展到今天,基本上已经呈现出绝对的利好趋势,至少比传统燃油车要有希望,而那这些现在还没有开始转型研发、生产新能源汽车的传统车企,不觉得有些晚了吗?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当你研究出来综合续航400km的汽车的时候,可能对手的新能源汽车综合续航已经达到600km,而你始终在后面追赶,这就是时间问题。那么是否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很多车企已经迟了呢?其实也不尽然,至少现在还有机会,起码传统车企的线下门店、生产线等方面还是有所优势的,但是如何利用好,就看传统车企是否有技巧了。
新能源车更不行,销量还是要靠燃油车,电动车未来取代燃油车必须解决三个问题,第一续航里程有保障,不要低于1000公里,第二充电时间不高于5分钟。第三充电桩和加油一样布局。我的理由很简单的 ,你一家老小出门,我们一起出去,目标1000公里目的地,然后你开个新能源 我开个汽油车,500公里的时候我加油三分钟,然后就继续走,你的充电好几个小时,然后这期间没有空调和暖气,你也没有地方去,只有充电桩陪着你,你说你带这个吃奶的孩子你怎么办啊,这个问题你没有考虑过吗,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大的问题啊,等你充好电了,在烈日下或者寒风中,我早到了目的地,所以必须解决这三个问题。
以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来看,合资车的表现反而不及国产车。这由几方面原因决定的,首先是国产车在行动速度上比较快,早期不管是简单粗暴的“油改电”或是其他产品,自主品牌都做到了先发制人,迅速铺展了市场。其次是成本限制和国家补贴,自主品牌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最后,消费者更倾向于续航里程高的车型。因此,在合资电动车推出之时,若无续航或价格上的优势,那么这款合资新能源车的销量就会差强人意了。 简单举例,别克今年的销量大幅度下滑,甚至母公司通用也持续了全球大裁员及卖楼卖地的规划。通用在国内不是没有尝试过新能源车,2017年推出的增程式电动车可谓敢为人先,但很快扑的悄无声息。今年,别克又推出旗下首款纯电动车VELITE 6,补贴后售价20.38-22.38万元,续航里程为301公里。不得不说,这辆车怕是又要重蹈覆辙。 又比如,在燃油车领域大热的轩逸,信心满满推出轩逸纯电,基于0大名鼎鼎日产聆风的平台打造,续航只有338Km,补贴后15.9万的售价还比不上一些新*车型,但销量表现和燃油版纯电可谓谬以千里。 插座君以为, 新能源车不是救命稻草,也不是提振销量的灵丹妙药。如果燃油车领域就表现惨淡,那新能源车方面估计也难让人有信心。综合插座君第一段所说的消费者购车所关注的需求点,显然不少合资车是没法做到的,仅售价一项就是难题,售价过高不能吸引消费者,售价过低又无法保持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