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新的交通法规出台后,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构成犯罪,但是没有逃逸,会吊销驾驶证和追究刑事责任;如果选着逃逸除了追究刑事责任外,终生不得领取驾驶证。

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事故后逃逸或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很多人对此表示颇感“逃不起”,事实上,对交通事故逃逸者处罚严厉一些,是对群众安全保障也多一分。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从性质分析来看,交通肇事逃逸认定分为三种说法:“罪后表现说”、 “独立行为说”、 “分别情况说”。

第一种:“罪后表现说”, 认为交通肇事后又逃跑和受重伤的被害人后来又死亡,这二者之间是互相依存的,逃逸是交通肇事行为的继续,死亡是重伤后在特殊情况下的必然结果,行为人对被害人可能进一步引起的后果可能有希望或放任之心,但这一心态没有与进一步的行为相联系,也就没有独立意义,或者说逃逸的实质是行为人在趋利避害的心理作用下,使肇事结果进一步加重的条件。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第二种:“独立行为说”, 认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行为是独立的犯罪行为,因此应实行数罪并罚或者按吸收犯处理。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第三种:“分别情况说”, 认为交通肇事犯罪的行为人在犯罪后逃逸并因而致被害人死亡的,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对待,如果是在过失支配下进行的,就不是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如果是在新的放任的故意支配下进行的,就是一个独立的犯罪行为。

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交通肇事逃逸的认定

1、当事人认为事故自己不需要承担责任,私自驾驶车辆离开,算是交通肇事逃逸;

2、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马上驾车逃离现场;

3、事故发生后把伤者送到医院,在没有确定伤员脱离生命危险就无故离开,或留下假的联系方式和地址离开;

4、涉嫌酒驾无证驾驶,报案后弃车逃逸后又投案自首者,这也是逃避责任的一种;

5、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逸,因为在案件没有告破前,不协调警方调查,选择逃避。

6、事故双方协未能达成一致,其中一方没有留下联系方式强行离开现场。

相关热点:

①私家车被追尾有误工费吗

②交通轻微事故处理流程

③酒后几小时测不出酒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