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车膜注意什么?

问题描述:

选车膜注意什么?

汽车贴膜三个误区 误区一:前风挡选择加入吸热剂的产品 事实上,我国有法规要求,前风挡膜的透光率要达到70%以上。与车辆侧窗防爆膜隔热隔紫外线的要求相比,清晰与安全是对前风挡膜更基本的要求。有些前风挡膜中掺有带色的颗粒或吸热剂之类的物质,这就如同人眼中掺杂了异物一样看东西走样,影响行车安全。因此选择前风挡膜时不要选择加入了吸热剂之类的产品。 误区二:颜色深隔热效果好 不少车主本能地认为车膜颜色越深,隔热效果越好。事实并非如此,一些劣质的黑色茶纸根本就不能起到阻隔热量的目的。 当阳光照射到车膜上时,热能去向可分为三部分:穿透、吸收、反射。其中被吸收的热能可能会向内辐射,也可能会辐射出去。所以汽车贴膜的隔热率就是汽车贴膜反射和吸收后再辐射出去的热量的总和。 误区三:颜色浅意味着清晰度高 汽车膜清晰与否是由制造膜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决定的。有些膜虽然无色透明,可总给人感觉里面似乎有水似的。看的时间一长,就有目眩的感觉,反而不及颜色深的防爆膜清晰。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现象,是因为虽然有些膜的透光率好,但是又加入了吸热剂或是色素颗粒,当光线通过这些颗粒时或反射或折射,产生了物理反应,因此让人有目眩之感。

无论深色或者浅色的,有个重要指标,就是透光率。深色的透光率也得高,还有就是透过车膜看窗外的景物应该没有眩晕的感觉。还有前后风挡应选择贴近汽车玻璃的颜色。车门也不应选择太深的颜色,影响安全。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光学处的专家王煜告诉记者,对于汽车贴膜是否具有商家所炫耀的的作用,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谨慎辨别。 针对贴膜防爆裂的观点,王煜认为,根据国家标准GB9656-1996的要求,汽车玻璃应具有一定的抗冲击性和抗穿透性。目前汽车安全玻璃本身在生产时进行了安全处理,当玻璃遭遇撞击时,不会产生爆裂,所以说,靠贴膜防爆之说并不十分准确。 对于贴膜阻挡紫外线和红外线的功能,并不一定像宣传中说得有那么显著的作用。只有利用仪器才可以测量红外线透射比,也就是俗话说的隔热率(红外线透射比和隔热率并不是一个概念,红外线透射比表明有多少红外线透过膜或玻璃,但是它吸收的能量也会产生热,并部分进入到车内。所以隔热率是一个综合性能需要测量多个参数核算。)、紫外线透射比和可见光透射比等。一般大多数贴膜对紫外线的阻挡率较高,多为90%以上,而对红外线的阻挡率则因产品而异,体现出有较大差距,从30%~90%不等。透明度高的贴膜对红外线的阻挡率不一定小,而颜色深的贴膜,对红外线的阻挡率也不一定大,目前只能用实测数据来区分各种车膜性能的高低。 另外,因为汽车停放在阳光下所吸收的热量不仅仅是来自于车窗,车身也会吸收太阳能,使车厢内温度升高。即使车膜有一定的阻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功能,但其对于汽车其他部分的隔热并无任何作用。另外,由于车内温度的升高,需要向外释放,车窗贴膜后也许会影响车内的温度向外的散发。据个别车主反映,有些车辆在贴膜之后,曾出现车内温度比贴膜前还高的现象。 对于透光性的问题。王煜介绍说,对某些场合下贴膜的要求是很高的,必须符合国家的汽车安全玻璃的相关标准。如:GB9656-1996和GB/T5137.4-2001。如前风挡专用防爆膜通常要具备70%以上的可见光透射比。很多车辆在贴膜时,往往不符合这些要求。

选膜要看性能指标 眼下,给车贴隔热膜几乎成了每位车主买车后必不可少的程序,尤其是到了夏季,以往买车时未给车贴膜的车主,也开始关注隔热膜。但绝大多数车主只知道车需要贴膜,贴膜可以隔热、隔紫外线,但对于如何分辨膜的优劣、如何挑选膜,却一无所知。 现在市场上隔热膜品牌多不胜数,产品品质相差甚远,但大致分为3类:茶纸、普通隔热膜和优质隔热膜。 茶纸俗称“太阳纸”,依靠在胶内添加染色剂来起遮光作用,但它本身毫无隔热功能,不出几个月就会褪色、脱胶,且透光率低于20%,严重影响行车视线。 普通隔热膜具有单一的金属隔热层,能阻隔一定的热量和紫外线,但效果不显著、不持久。 优质的隔热膜具有防腐蚀的金属氧化层,可有效阻挡太阳热量和刺目眩光,保护车内饰件和皮肤免受有害紫外线的伤害,特有的防爆工艺,能防止外力撞击造成的车窗玻璃飞溅,因此也被称为隔热防爆膜,是如今车主贴膜的首选。车主选择隔热膜时,可通过以下4项重要指标作为辨别膜质量的依据。 隔热率:汽车膜通过反射可见光和吸收红外线的热能达到阻隔热量的作用,一般优质的隔热膜隔热率在40%~70%之间。 紫外线阻隔率:一般隔热防爆膜的紫外线阻隔率只有40%,而优质的隔热防爆膜因为其深层加注紫外线吸收剂,该项指标不低于98%,最高可达99%。 可见光透射率:市场上隔热防爆膜的可见光透过率在5%~75%之间,过低的透光率会阻碍驾驶视线,尤其前挡风玻璃的透光率必须达到*部交通安全法规要求的70%,否则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可见光反射率:汽车膜在反射可见光的同时还能反射部分热量,并保持车内私密性。但是过高的可见光反射率会产生光污染,因此法律规定汽车膜的可见光反射率不得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