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是如何拿到双资质的?

在国内目前的政策背景下,两个资质组成的准生证真的可以决定一个品牌的命运。拿核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相对容易,但能否进到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名录中才是难上加难。没有这个准生证,就意味着要由有资质的企业代工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或者与有资质的企业技术合作,提供技术服务;再或者通过资本并购方式,整合拥有资质的企业。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对于没有资质的企业来说均很被动,一旦有资质的企业掌握了相关技术,就有很大可能性中止合作,自主生产。举个例子,就像汽车指标摇号,自己摇到了才踏实,用别人的总是担惊受怕。对大多数想参与新能源汽车生产的车企来说,只有不断提高自身实力,满足国家相关准入政策要求下求得一张自己的准生证,才是最好的方式。大多数的“新*”在当下还是在阐述概念,毕竟还没有量产车交付到消费者手里。所以,是颠覆还是过渡,时间是最好的答案。

现在,生产新能源汽车是需要有“双资质"的才行,不仅仅是需要有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还有一个更高层次的门槛才能挡住大家生产研发的热情

据悉,只有奇瑞新能源、云度新能源、江铃新能源、知豆、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和合众新能源等8家企业通过发改委和工信部的“双认证”而正式获得造车资质。造车新*层出不穷,拿到资质的却寥寥数家

熟悉汽车行业的人都能看出,上述10家获得汽车生产双资质的企业,大部分都与传统汽车行业或多或少有所关联。像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铃新能源等,都是从传统主机厂转型而来的新能源企业;而目前新造车*已突破60家,仅有15家通过了发改委的项目核准,而拥有双资质的汽车聊聊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