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造车*没出量产车,你怎么看?
新车的造车新*,其实可以看到他们都通过跟成熟的整车厂商合作代工生产完成来获得短期内量产及提升产能的能力。不过在车事君看来,这样的方式毕竟不是长久之计,因为只有自己拥有了生产基地和厂房才能够真正地实现造车的自主化。
肯定是觉得都是圈钱的套路了。现在随着新能源电动市场的蛋糕越做越大,越来越多的人也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也就出现了很多做出个PPT就敢说自己马上就能量产的就差资金了的口号。一旦有资本投入了就开始宣传,吸引更多的人加入,但是由于没有真正的技术和制造能力,所以很多新成立的造车*根本完成不了量产的目标,这也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造车新*被人认为是骗子的原因,尤其是很多跳票一拖再拖的公司,更是被*取消了造车资质,所以如果一直达成不了量产,那么百分百肯定是骗子在圈钱。
2018年步入量产元年,蔚来拜腾虽然有着很多质疑的声音,但也都纷纷完成了正式交付,打破了所谓的PPT造车。而那些曾火热一时的造车新*,基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行了几轮筛选,有些已经杳无音讯,出不了量产车无法正式落地就是最大的原因。前期投入大,产能不能释放,部分新*造车投资机构不再如之前那样疯狂追捧,但最终的车辆研发,营销、建厂以及线下销售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资金上的投入不是每个新*都能承受的。另外现在国家补贴政策每年都会变化,变化的趋势是补贴越来越少,而补贴的退坡使得造车的成本却越来越高,很多企业可能都在等政策平稳之后发力,这也可能是其中的原因。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总销量为35.1888万辆,44家造车新*的销量合计为4544辆,仅占比1.3%新*造车的车辆销量占比不到2%,留给造车新*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在新造车方面的供应链很多都没有经过太多磨练,元件生产不稳定,很难实现量产,而且很难控制质量。同时,供应链对新造车*的配套供应也相对保守,不敢贸然接受新造车企业的订单。量产车交付不仅和车企的工厂建设进度直接相关,也对其供应链体系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短期内可以采购大量达到质量要求的零部件并实现有效协同,但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导致最终交付“跳票”。
很多新造车*没出量产车这是很正常的,现在都是很多车子就是在研究一个概念的问题,主要是先把车子生产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