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隆裁员8000人、蔚来亏损将超51亿,新能源车企为何如此缺?

根据蔚来汽车披露的融资文件显示,其总融资已超过150亿元,股东超50家。按照之前的说法,“200亿元是造车的门槛,没有200亿元的资金准备就别想进来”

汽车行业本来就是门槛高,周期长的行业,何况是新能源汽车,现在还是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更多的技术突破,所以很是烧钱。要是技术方向不准确,也许会血本无归

首先,我们明确一个概念,不仅仅是新能源车企,传统车企也比较缺钱。比如比亚迪汽车就曾经遇到了“资不抵债”的情况,2018年第一季度,比亚迪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2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下降83.09%。其中,流动资产总计约770亿元,流动负债则高达1117亿元。但是为何频频传出新能源车企缺钱的新闻呢?首先,我们可以发现:银隆、蔚来这些都代表了国内的造车新*。这些造车新*由于本身没有传统车企的造车积累,所以在技术和资金上会有较大的空缺。它们相当于从头开始造车,经验都是要靠钱才能买来的。另外,它们的创始人都是先出名,再创业造车,这种逻辑与传统车企截然相反。这些造车新*除了更加新颖的造车理念之外,创始人的名气也是当时创业造车的资本,但是这种名气效应对于资金的帮助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性。而比亚迪这样的传统车企,由于已经有多年的造车积累,无论是在技术还是资金上都更加有保障。它们进入新能源车领域的阻碍更小,资金压力也会相对较小。另外,哪怕它们短时间内在新能源车上出现了亏损,也可以通过其它汽车业务的盈利进行适当弥补。而银隆、蔚来这样的造车新*在新能源方面是All in,在国内新能源车市场还不成熟的情况下,日子难过也是在所难免的。

这几年,新能源汽车从诞生到野蛮生长,再到现在的平台期,在经历了行业热潮之后,市场也终于要冷静下来。作为当前主要依靠国家政策而不是市场而存在的行业,政策方向的动摇将决定短期内新能源汽车的命运。不得不说,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已经出现了一定的产能过剩的现象,国家也宣布到2021年将取消补贴,改为一些常态化的激励方式,这就使得市场面对该行业的烧钱也变得更为冷静,不在像最初一样,大量资本跑步进入新能源车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