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能源车为了高续航而减重,牺牲用车体验,这样值得吗?
现在大多新能源汽车都一以成熟车型为平台打造,但在提高续航能力为前提下减重,牺牲了舒适性和安全性。驾驶和乘坐体验,较燃油车还有一些差距,那这样值得吗?
这个问题也得分开来看,因为电动车在当下的使用环境中或多或少仍有着妥协、将就的意味,因此关于它的使用或多或少还是有点儿拧巴与纠结,自然也就涉及到一个取舍得失。值不值得还真得因人而异。一方面,假如减重恰恰弱化使用环节的体验,对于续航没有那么强执念的用户来说,为高续航减重而牺牲用车体验,那这就是不值得的。但换个见度想,如果因为减重而多争取出来的续航历程恰恰借了燃眉之急,甚至帮了车主大忙,避免偶尔应急用车将车主“扔”在路上,那么为了搞续航而“减”的重,就是完全值得的。 归根结底还是看情况……
首先我们提到新能源车目前的续航都是各家再突破的一个技术难点,这里说的难点不是单纯的就加大容量,而是就目前的技术增加续航是增大重量还是减轻重量?车重增加或减轻是否会牺牲体验?<strong>首先我们要从几个点去看待:</strong><strong>第一,</strong>我们说新能源车(单指纯电动车型)的续航,以特斯拉、蔚来、FF 91等为首的高端电动车其续航都保持在500-600km,由于目前的电池技术解决方案制约着续航的里程,因为增加续航就意味着只能加电池容量,我们都知道目前电动车的电池组都还是用的单节电池组合成的电池组,所以增加容量就意味着要增加电池,这样一来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会增加了车重。所以这就是为什么高端车目前续航还处于一种比较低的原因之一,现在的技术工艺就算可以提高电池的密度增加电池容量,但是能降低的重量也是有限的。<strong>第二,</strong>就是整车重量提高或降低哪个会影响舒适型,现在的*超跑或者家用轿车制造商都在为减轻车身重量而使用碳纤维的材质,提高车身硬度降低重量,因为我们都知道车辆的体验和车重都有很大的关系。车重即会增加油耗或者电量,有影响操控,所以如果增加续航又可以减轻车重我认为是值得的。但如果牺牲用车体验是不值得的,因为就用车来说更多的就是享受,如果连基本的享受都做不到,那么就是不值得。